送连惟馨之小湖兼简程节推

本有瓜葛旧,况乃桑梓情。

浮云无定姿,飘泊湖溪滨。

春晴百花发,忍对江头别。

垂杨弄柔丝,含愁不能折。

湖溪故人心,寒潭照秋月。

一别经十年,俯仰伤契阔。

为言山中友,青阳半华发。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们原本就有旧交情,更何况是故乡的情谊深沉。
浮云没有固定的形状,漂泊在湖边溪畔的水边。
春光明媚百花盛开,却忍心在这江边分别。
河边垂柳轻摆柳丝,含着离愁无法折断。
故人如湖溪般深情,寒潭倒映着秋天的明月。
一别就是十年,感叹时光匆匆,友情深厚。
提起山中的朋友,他们青春已逝,白发苍苍。

注释

旧:过去的。
桑梓:故乡。
浮云:比喻不定和变化。
飘泊:漂浮不定。
百花发:百花齐放。
江头别:江边告别。
垂杨:垂柳。
柔丝:柳条。
寒潭:寒冷的潭水。
秋月:秋天的月亮。
俯仰:低头抬头之间。
契阔:深厚的友情。
山中友:山里的朋友。
青阳半华发:青春已逝,头发半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沈所作的《送连惟馨之小湖兼简程节推》。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连惟馨深厚的旧友情谊,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本有瓜葛旧,况乃桑梓情",强调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家乡纽带。"浮云无定姿,飘泊湖溪滨",以浮云比喻友人的漂泊不定,流露出关切与担忧。

"春晴百花发,忍对江头别",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但诗人却在这样的时刻与友人分别,倍感心痛。"垂杨弄柔丝,含愁不能折",通过垂柳的柔丝和含愁的姿态,进一步渲染离别的凄凉气氛。

"湖溪故人心,寒潭照秋月",以湖溪和寒潭的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暗示友情如秋月般清澈而深远。"一别经十年,俯仰伤契阔",感慨时光荏苒,两人分离已多年,相见不易,不禁让人感伤。

最后两句"为言山中友,青阳半华发",借山中友人的形象,暗示友人年华已逝,增添了离别的沧桑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

收录诗词(51)

蔡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王莽传寄廖判府

噫吁嚱,噫嚱一曲难为听,桑麻垄亩今荆榛。

子规夜诉仓庚鸣,时至气化能无声。

高皇神武百世业,安汉小子为凭陵。

九十六万目可掩,奈何从臾皆群臣。

臣乎臣乎胡乃尔,富汝贵汝庸何生。

炎精白昼欲晦蚀,日角眉目尤精神。

古来权柄不早去,止为鱼肉涂生灵。

生灵涂炭自兹始,古往今来祇如此。

重华一去何时还,志士幽人泪如雨。

形式: 古风

读江西诗呈游光化料院

江西多秀士,卓跞相后先。

其中最翘楚,无出黄陈前。

森然插天干,琢削草舍椽。

羌童扣金石,越女调管弦。

非无要妙音,难与韶濩传。

王风惜云远,屈宋美独专。

沉浓玄晖诗,典雅渊明篇。

少陵备众体,太白真谪仙。

微情寄风月,肺腑皆天然。

自从句中眼,一字千金钱。

于今百馀载,诵说如河悬。

人惟屋下屋,何以千万间。

正声日微茫,寂感空无边。

形式: 古风

偶题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

不料缘素丝,却与多黄金。

今情既已异,古意何由寻。

一笑陶靖节,雅趣无弦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寄赠江宁刘明府

南陆昼日永,北窗风气清。

端居玩时物,园林绿阴成。

新竹梢已繁,脩梧叶初荣。

翩翩有幽禽,睍睆发清声。

岂无樽酒欢,抚景难自倾。

亲朋天一端,别我岁倏更。

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

耿耿叹离群,拳拳怀友生。

珍重万金抵,契阔千恨平。

欲题尺书报,恻怆若为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