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莽传寄廖判府

噫吁嚱,噫嚱一曲难为听,桑麻垄亩今荆榛。

子规夜诉仓庚鸣,时至气化能无声。

高皇神武百世业,安汉小子为凭陵。

九十六万目可掩,奈何从臾皆群臣。

臣乎臣乎胡乃尔,富汝贵汝庸何生。

炎精白昼欲晦蚀,日角眉目尤精神。

古来权柄不早去,止为鱼肉涂生灵。

生灵涂炭自兹始,古往今来祇如此。

重华一去何时还,志士幽人泪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沈的《读王莽传寄廖判府》,通过对王莽篡位后的社会变迁和权臣当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贤明君主的期盼。首句“噫吁嚱”以惊叹起笔,引出对乱世的悲叹。接着描述了田地荒芜、民生凋敝的景象,用“桑麻垄亩今荆榛”形象地展现了社会的动荡。诗人批评王莽篡位后,权臣嚣张,“高皇神武”与“安汉小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朝政的腐败。

“九十六万目可掩”暗指王莽的暴政难以遮盖其罪行,而群臣的盲目顺从更令人痛心。“炎精白昼欲晦蚀”比喻权臣当道使光明被遮蔽,日月无光。诗人警告,如果权柄不早去除,将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用“生灵涂炭”形容其惨状。

最后,诗人借“重华一去何时还”表达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希望像古代贤君舜帝那样回归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志士幽人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51)

蔡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江西诗呈游光化料院

江西多秀士,卓跞相后先。

其中最翘楚,无出黄陈前。

森然插天干,琢削草舍椽。

羌童扣金石,越女调管弦。

非无要妙音,难与韶濩传。

王风惜云远,屈宋美独专。

沉浓玄晖诗,典雅渊明篇。

少陵备众体,太白真谪仙。

微情寄风月,肺腑皆天然。

自从句中眼,一字千金钱。

于今百馀载,诵说如河悬。

人惟屋下屋,何以千万间。

正声日微茫,寂感空无边。

形式: 古风

偶题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

不料缘素丝,却与多黄金。

今情既已异,古意何由寻。

一笑陶靖节,雅趣无弦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寄赠江宁刘明府

南陆昼日永,北窗风气清。

端居玩时物,园林绿阴成。

新竹梢已繁,脩梧叶初荣。

翩翩有幽禽,睍睆发清声。

岂无樽酒欢,抚景难自倾。

亲朋天一端,别我岁倏更。

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

耿耿叹离群,拳拳怀友生。

珍重万金抵,契阔千恨平。

欲题尺书报,恻怆若为情。

形式: 古风

游灵岩分韵得从字

我来灵岩游,坐石披蒙茸。

翛然忘世纷,便欲脱屣从。

外峻悬绝磴,中宽峙高峰。

精庐三数间,岁久苍苔封。

寒藤结暝色,秋花敛愁容。

哀猿发清声,月影山重重。

扁舟暮江下,疏林闻夜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