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散发攲眠困郁蒸,谁推河汉落红尘。

电光照雨不可尽,雾气满空疑有神。

驾海怒潮新月夜,绕山腰鼓建溪春。

此声此景谁能写,输与城中不寐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独自散乱地躺着,困倦于闷热的环境,仿佛银河落入人间。
电光与雨水交织,无法穷尽,满天雾气让人怀疑是否有神灵的存在。
在新月之夜,怒涛汹涌的大海上,潮水环绕着山腰,建溪迎来春天的鼓点。
这样的声音和景象,谁能描绘出来?只有城中无法入睡的人才能体会。

注释

散发:独自。
攲眠:斜躺。
困郁蒸:闷热不适。
河汉:银河。
红尘:人间。
电光:闪电。
照雨:照亮雨水。
不可尽:无穷无尽。
雾气:雾。
满空:布满天空。
疑有神:令人疑惑是否有神。
驾海:驾驭海洋。
怒潮:汹涌的潮水。
新月夜:新月时分。
建溪:河流名。
春:春天。
此声此景:这样的声音和景象。
谁能写:谁能描绘。
输与:让给。
城中不寐人:城中无法入睡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人在深夜独处,被雨声所扰,难以入眠的情景。诗人"散发攲眠",形象地写出他散乱的头发和斜倚的姿态,显示出内心的烦闷和困倦。"河汉落红尘"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将银河比喻为落下的雨滴,暗示了雨势之大,仿佛将天上的星辰都带到了人间。

"电光照雨"和"雾气满空"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氛围,电闪雷鸣与雨水交织,雾气弥漫,令人感到神秘而壮观。"驾海怒潮"形容雨势如同怒涛汹涌的大海,而"绕山腰鼓建溪春"则描绘了雨打在溪流上,如同春日的战鼓声,富有节奏感。

最后,诗人感慨这样的美景和声音,唯有城中无法入睡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和体会,表达了对孤独夜晚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景观的深深赞叹。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宋末元初诗人赵文的细腻情感和卓越才情。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坐睡

非痴非梦小瞢腾,瞑坐还同入定僧。

口似汝阳狂见曲,头疑季子困悬绳。

儿来问字几三退,客苦多言彊一应。

日日如期不相贷,世情谁似尔堪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张南溟山长相邀紫极宫西雪楼登高姚南桤言北方异书载大鹏事

写韵亭高楼更高,百年登览著吾曹。

客和月日成三九,我与鲲鹏共一毫。

山吐南云飞炮石,江横西雪涌波涛。

黄花到眼应多感,不欠黄花插鬓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饮袁国宗

一丈明窗便有馀,四人燕坐小蓬壶。

可怜一月半晴雨,未省百花今在无。

眼底是诗皆可赋,樽中有酒不须沽。

更阑醉后便归去,赖有门生稚子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简斋十月

已惯禁秋不用悲,无情日月去如飞。

霜晚起风鸦自宿,江南欲雪雁安归。

小园梅花照眼在,老子鬓毛如昔非。

败絮与官供战卒,遥怜老妇泣牛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