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简斋十月

已惯禁秋不用悲,无情日月去如飞。

霜晚起风鸦自宿,江南欲雪雁安归。

小园梅花照眼在,老子鬓毛如昔非。

败絮与官供战卒,遥怜老妇泣牛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赵文所作的《和简斋十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首句“已惯禁秋不用悲”暗示诗人经历世事沧桑,对秋天的到来已不再感到悲伤,然而“无情日月去如飞”则揭示出尽管习惯于这种变迁,但光阴的快速消逝仍让人感叹不已。

接下来的两句“霜晚起风鸦自宿,江南欲雪雁安归”,描绘了深秋的景象,乌鸦在寒风中寻找栖息之处,而江南即将降雪,大雁难以找到归途,寓言着人生旅途的艰难和离散。

“小园梅花照眼在,老子鬓毛如昔非”通过梅花的映照,诗人对比自己往昔的容貌,感叹岁月不饶人,自己的鬓发已经不再如昔日般茂盛。

最后两句“败絮与官供战卒,遥怜老妇泣牛衣”,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官府仅以破旧的棉絮供给士兵,而民间老妇甚至在寒冬中哭泣,穿着破烂的牛衣,流露出诗人对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深深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时光感怀,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赵文作为宋末元初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咏梅

我与梅花别一期,停云倚树鬓成丝。

偶于蹊路相逢处,正似故人初见时。

清里有和夷惠圣,寒边带瘦岛郊诗。

客中无酒能消得,共拨寒灰坐欲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欧阳时可来访感而问之故临别赠此

二十七年重合并,旧游回首绝堪惊。

世间至竟寿多辱,造物不如君有情。

白苧春风留古意,青灯夜雨话平生。

子由无复连床日,赖有秦黄是弟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雨过

雨过山田物物穰,斋庖煮豆喜初尝。

茸茸绿荚牛毛浅,戢戢明珠蚌蛤长。

不直画堂擎玉腕,只宜吟客饱藜肠。

食馀依旧堆盘在,贵贱同归何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贺一年年

总角坐成老,孤生自可怜。

遂为众父父,又贺一年年。

桃板无新语,屠苏妨早眠。

柴门无可掩,来者自萧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