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写韵亭高楼更高,百年登览著吾曹。
客和月日成三九,我与鲲鹏共一毫。
山吐南云飞炮石,江横西雪涌波涛。
黄花到眼应多感,不欠黄花插鬓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文在张南溟山长的邀请下,登临紫极宫西雪楼的豪迈情景。高楼矗立,诗人感慨万分,百年间能在此处登览实属难得。他与友人一同欣赏月日相映的美景,仿佛与传说中的鲲鹏同在,意境开阔。
山势磅礴,南云翻滚如炮石飞腾,江面则被西来的白雪覆盖,波涛汹涌,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人眼中所见的黄花,引发了深深的感触,虽未提及插鬓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融入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不详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一丈明窗便有馀,四人燕坐小蓬壶。
可怜一月半晴雨,未省百花今在无。
眼底是诗皆可赋,樽中有酒不须沽。
更阑醉后便归去,赖有门生稚子扶。
已惯禁秋不用悲,无情日月去如飞。
霜晚起风鸦自宿,江南欲雪雁安归。
小园梅花照眼在,老子鬓毛如昔非。
败絮与官供战卒,遥怜老妇泣牛衣。
我与梅花别一期,停云倚树鬓成丝。
偶于蹊路相逢处,正似故人初见时。
清里有和夷惠圣,寒边带瘦岛郊诗。
客中无酒能消得,共拨寒灰坐欲痴。
二十七年重合并,旧游回首绝堪惊。
世间至竟寿多辱,造物不如君有情。
白苧春风留古意,青灯夜雨话平生。
子由无复连床日,赖有秦黄是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