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客

眼看铜驼燕雀羞,东风花柳自皇州。

白云万里易成梦,明月一间都是愁。

男子铁心无地著,故人血泪向天流。

鸡鸣曾脱函关厄,还有当年此客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眼前景象令铜驼燕雀都感到羞愧,东风吹拂下的花柳繁华只属于皇都。
万里白云下梦境轻易成空,明亮的月光下满是忧愁。
男人坚定的心无处安放,老朋友的泪水只能向着天空流淌。
鸡鸣时曾逃离函谷关的困境,但还有当年的旅人未曾离去。

注释

铜驼:古代洛阳的标志性建筑,这里借指皇都的衰败。
燕雀:比喻庸俗之人。
皇州:指京城,皇帝所居之地。
白云万里:象征远方或梦境。
明月:常用来寄托愁思。
都是愁:形容愁绪弥漫。
铁心:形容意志坚定。
无地著:无法找到安身之处,比喻处境艰难。
故人:老朋友。
血泪:悲痛至极的眼泪。
向天流:表达极度的无奈和悲伤。
函关:古代关隘,这里指困境。
此客:指曾经的旅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送别二首·其一》。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忧虑。

“眼看铜驼燕雀羞,东风花柳自皇州。”

这里借用古代铜制鸟形自动报时的器物——铜驼,以及燕子和麻雀来映衬春天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皇州指的是京城长安,这里是说春风吹拂下的花柳自在繁盛。

“白云万里易成梦,明月一间都是愁。”

诗人通过白云和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远方的白云容易让人产生幻想,而近在咫尺的明月则让人心生忧郁。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却又无法摆脱现实苦恼的心境。

“男子铁心无地著,故人血泪向天流。”

这里诗人自比为有着坚定不移之心的男子,但这份坚持并没有给他带来安稳,只是在故旧离散、友情难以久远的现实面前,他感到哀伤和绝望,甚至到了血泪交加的地步。

“鸡鸣曾脱函关厄,还有当年此客不。”

最后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某个时刻,鸡鸣声中逃离了困顿,但现在却面对着当年的那位客人已经不再出现的现实。这里流露出深深的怀念和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友情难守以及个人坚持与现实无奈之间矛盾的心理状态。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揭示。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汶阳道中

积雨不肯霁,行陆如涉川。

青毡纩我后,白毡覆我前。

我欲正衣冠,两手如纠缠。

飞沫流被面,代我泣涕涟。

鸿雁纷南翔,游子北入燕。

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

昔闻济上军,又说汶阳田。

我今履其地,吊古怆苍烟。

男儿欲了事,长虹射寒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沛歌

秦世失其鹿,丰沛发龙颜。

王侯与将相,不出徐济间。

当时数公起,四海王气闲。

至今尚想见,虹光照人寰。

我来千载下,吊古泪如潸。

白云落荒草,隐隐芒砀山。

黄河天下雄,南去不复还。

乃知盈虚故,天道如循环。

卢王旧封地,今日殽函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泸州大将第四

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

高人忧祸胎,感叹亦歔欷。

形式: 五言绝句

皂盖楼

一水楼台绕,半空图画开。

蜗涎行薜荔,雀影上莓苔。

碧落人千载,青山酒一杯。

晚烟看不尽,待月却归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