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一)

萧萧瑟瑟瘁离魂,蓦地秋风黯玉门。

薄雨催残疏雁影,夕阳绚尽乱鸦痕。

那堪羌笛吹中夜,又是哀蝉送别村。

远道征夫归未得,旗亭往恨不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离愁别绪。首联“萧萧瑟瑟瘁离魂,蓦地秋风黯玉门”以萧瑟的秋风和黯淡的玉门关起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离人的魂魄在秋风中飘摇,黯然神伤。颔联“薄雨催残疏雁影,夕阳绚尽乱鸦痕”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薄雨中的雁影显得格外孤单,夕阳下乱鸦的痕迹也增添了几分凄凉。

颈联“那堪羌笛吹中夜,又是哀蝉送别村”则通过羌笛声和哀蝉的鸣叫,将夜晚的寂静与离别的哀愁推向高潮,羌笛的悠扬与哀蝉的凄厉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心生悲凉。尾联“远道征夫归未得,旗亭往恨不须论”点明了主题——远行的战士未能归来,旗亭(酒馆)里的往日之恨无需再提,表达了对战乱中离散与无法团圆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二)

星星薄晕早经霜,华发参差感野塘。

万里烟尘回紫塞,十年风雨怨青箱。

纤腰零落伤南国,故垒萧森忆汉王。

攀尽长条还送别,离人肠断冶春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三)

何年清露拂朝衣,转盼青青作态非。

灞岸嘶烟归马杳,苏台啼恨晚莺稀。

半塘残月和愁暝,一片凉云绕梦飞。

最是翠楼凝望处,封侯心事久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四)

清砧明月暗相怜,袅袅微波弄夕烟。

长信宫词怨纨素,沈园嘉树罢吹绵。

伤心白下馀残照,回首红桥又昔年。

莫向雷塘寻胜迹,十分消瘦到眉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兴福寺次常少府韵

昔闻破山寺,今践古丛林。

野鸟唤行客,路旁秋草深。

回溪抱人影,落日繫乡心。

送我碧山下,寒泉空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