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离愁别绪。首联“萧萧瑟瑟瘁离魂,蓦地秋风黯玉门”以萧瑟的秋风和黯淡的玉门关起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离人的魂魄在秋风中飘摇,黯然神伤。颔联“薄雨催残疏雁影,夕阳绚尽乱鸦痕”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薄雨中的雁影显得格外孤单,夕阳下乱鸦的痕迹也增添了几分凄凉。
颈联“那堪羌笛吹中夜,又是哀蝉送别村”则通过羌笛声和哀蝉的鸣叫,将夜晚的寂静与离别的哀愁推向高潮,羌笛的悠扬与哀蝉的凄厉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心生悲凉。尾联“远道征夫归未得,旗亭往恨不须论”点明了主题——远行的战士未能归来,旗亭(酒馆)里的往日之恨无需再提,表达了对战乱中离散与无法团圆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