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飘飘三首(其二)

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虹起谩成桥。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

蜃楼百尺横苍海,雁字一行书降霄。

虚飘飘,比人身世犹坚牢。

形式: 古风

翻译

轻盈飘忽,花瓣无法触及地面,彩虹偶然间化作桥梁。
梦境中云彩重重叠叠,空中仿佛有千万条丝线游走。
海面上耸立着百尺高的蜃楼,大雁一字排开,在天空书写信息。
同样轻盈飘忽,但人的生活却更为坚实和牢固。

注释

虚飘飘:形容轻盈、不实。
花飞不到地:比喻花瓣难以落地,象征短暂或虚幻。
虹起谩成桥:彩虹偶然出现,如同临时搭建的桥梁。
入梦云千叠:进入梦境时,云层如堆积的画卷。
游空丝万条:空中似乎有无数丝线在飘荡。
蜃楼:海市蜃楼,虚幻的景象。
雁字一行书降霄:大雁排列成行,像是在天空中写字。
比人身世犹坚牢:与人的生活相比,虽然虚幻,但人生更为实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梦幻而又神秘的画面。开篇“虚飘飘,花飞不到地”,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界限模糊不清的感受。接下来,“虹起谩成桥”则是用彩虹搭建天际之桥的神话意象,显示出一种超越凡尘、触及仙境的情怀。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诗人将自己融入云端,与飘渺的云朵交织,感受着无边界限的自由与快乐。这里,“云”与“丝”二字,更增添了一种轻盈与柔和之美。

下片,“蜃楼百尺横苍海”,则是描写仙境中的宫阙辉煌,超凡脱俗,仿佛置身于神话传说中。而“雁字一行书降霄”则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与享受,通过书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最后,“虚飘飘,比人身世犹坚牢”,诗人用“虚飘飘”一词再次点明主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自得,以及对生命之坚韧不拔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营造出一个既有仙境之美,又不失人间之坚实的艺术氛围。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虚飘飘三首(其三)

虚飘飘,风寒吹絮浪,春水暖冰桥。

势缓?垂线,声乾叶下条。

雨中沤点随流水,风里彩云横碧霄。

虚飘飘,比时富贵犹坚牢。

形式: 古风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保康桥上夜观灯,喝石岩前夏饮冰。

莫把山林笑朝市,老夫手里有乌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

督邮有良马,不为君所奇。

顾收纸上影,骏骨何由归。

一朝见萦策,蚁封惊肉飞。

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

形式: 古风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其一)

簿书常苦百忧集,樽酒今应一笑开。

京兆从教思广汉,会稽聊喜得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