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

为爱小塘招散客,不嫌老监与新诗。

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未要追。

蓬断偶飘桃李径,鸥惊误拂凤皇池。

敢辞课拙詶高韵,一勺争禁万顷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为了喜爱这小池塘,我招来了一些散客,不嫌弃老朋友的新诗。
像山简那样醉酒倒载不妨学习,不必去追求范蠡乘扁舟的逍遥。
蓬草断了偶然飘过桃花李花的小路,鸥鸟惊飞误拂过了凤凰池。
我敢于承认自己才疏学浅,但一片小小的池塘怎能容得下万顷的湖泊呢?

注释

为爱:因为喜爱。
小塘:小池塘。
招散客:招揽零散的客人。
不嫌:不嫌弃。
老监:老练的监督者,这里指老朋友。
新诗:新的诗词作品。
山公倒载:指晋代山简嗜酒如命,常常喝醉酒。
无妨:没有妨碍。
学:学习。
范蠡扁舟: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谋士,功成身退后泛舟五湖,象征隐居生活。
未要追:不必去追求。
蓬断:蓬草断了。
偶飘:偶然飘过。
桃李径:桃花李花的小路,象征春景。
鸥惊:鸥鸟受惊。
误拂:误打误撞地拂过。
凤皇池:古代宫苑中的池塘,此处借指池塘。
敢辞:敢于承认。
课拙:学业或技能拙劣。
詶高韵:酬答高雅的诗句。
一勺:一小勺,比喻微小。
争禁:怎么能承受。
万顷陂:万顷的湖泊,形容广大。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创作的,名为《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和他对生活的热爱。

“为爱小塘招散客,不嫌老监与新诗。”开篇便展现了诗人的雅兴,他不仅喜欢小巧精致的池塘,还乐于邀请朋友们来此游玩。这里的“老监”和“新诗”可能指的是不同风格或内容的诗歌,表明诗人对诗歌的包容性。

“山公倒载无妨学,范蠡扁舟未要追。”这两句中,“山公”和“范蠡”都是古代贤人,他们的德行和智慧值得后人学习。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道德的尊崇。

“蓬断偶飘桃李径,鸥惊误拂凤皇池。”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野草随风飘散,偶尔落在桃李小径上;水鸟因惊吓而飞起,不意间擦过了装饰华丽的池塘。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

“敢辞课拙詶高韵,一勺争禁万顷陂。”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谦其诗歌技艺,表示自己不敢与古代诗仙相比,并以酒宴中的杯觞来比喻自己的诗歌,不愿意在广阔的文学领域中争高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典故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种恬淡自得、文雅脱俗的生活境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酬赠李鍊师见招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

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

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慕巢尚书书云室人欲为置一歌者非所安也以诗相报因而和之

东川已过二三春,南国须求一两人。

富贵大都多老大,欢娱太半为亲宾。

如愁翠黛应堪重,买笑黄金莫诉贫。

他日相逢一杯酒,尊前还要落梁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暮归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端居咏怀

贾生俟罪心相似,张翰思归事不如。

斜日早知惊鵩鸟,秋风悔不忆鲈鱼。

胸襟曾贮匡时策,怀袖犹残谏猎书。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