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归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不知不觉已过半生,未曾有一天是悠闲的。
早晨随着烛光出门,傍晚趁着鼓声归来。
并非瓮中没有酒,墙外也有青山相伴。
回来后常困倦而卧,不知何时才能展露笑颜。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
百年半:指过半生。
何曾:未曾。
一日闲:有一天的清闲。
朝随:早晨随着。
烛影:烛光的影子。
出:出门。
暮趁:傍晚趁着。
鼓声还:鼓声响起时回家。
瓮里:酒瓮里面。
非无酒:不是没有酒。
墙头亦有山:墙外也有连绵的山峦。
归来:回来后。
长困卧:长时间困倦地躺着。
早晚:迟早。
得开颜:能够露出笑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日复一日忙碌而劳累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满足。诗中“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两句直接表达了人生匆匆,忙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平淡生活的渴望。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则具体描写了官员早出晚归的繁忙生活,烛影和鼓声成为了时间流转的象征,更凸显出其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

然而,在这忙碌之中,诗人并未感到绝望,而是找到了自己的小确幸。他通过“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表达了即便是在繁忙和压力下,也能找到生活的小乐趣。瓮里有酒,虽然不多,但足以慰藉;墙头有山,即使是有限的空间,也能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一种追求。尽管工作繁忙,但一旦回家,就愿意长时间地休息与放松,最终在早晚时分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平衡工作与生活、寻找精神寄托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端居咏怀

贾生俟罪心相似,张翰思归事不如。

斜日早知惊鵩鸟,秋风悔不忆鲈鱼。

胸襟曾贮匡时策,怀袖犹残谏猎书。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

似火浅深红压架,如饧气味绿黏台。

试将诗句相招去,倘有风情或可来。

明日早花应更好,心期同醉卯时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履道池上作

家池动作经旬别,松竹琴鱼好在无。

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

不因车马时时到,岂觉林园日日芜。

犹喜春深公事少,每来花下得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履道西门二首(其一)

履道西门有弊居,池塘竹树绕吾庐。

豪华肥壮虽无分,饱暖安闲即有馀。

行灶朝香炊早饭,小园春暖掇新蔬。

夷齐黄绮誇芝蕨,比我盘飧恐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