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静江曾帅

岭西支郡联荆湖,时危选帅劳庙谟。

公才健如天马驹,胸中戈甲敌万夫。

向来持节犯贼区,贼降不用丈二殳。

浮云散尽明月孤,世间公论何时无。

煌煌丹诏来天衢,阴风策策随兵符。

大旗十丈车前驱,弓刀武骑前后趋。

我占福星岁在吴,孱虏数尽当磔诛。

笼烽平安羽檄疏,玉帐亦可吟抚须。

奏功入觐乘锋车,峨冠儤直承明庐。

公家事业青史书,公家祖相兄鸿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为送别曾帅前往静江任职而作,表达了对曾帅的赞美和对其出征平定叛乱的期许。首句“岭西支郡联荆湖”描绘了静江地理位置的重要,接下“时危选帅劳庙谟”点出形势严峻,需要贤能将领。诗人称曾帅“公才健如天马驹”,形容其才能出众,勇猛过人。

“胸中戈甲敌万夫”进一步强调曾帅的军事才能,而“向来持节犯贼区,贼降不用丈二殳”则描述了他以往的战绩,不用武力就使敌人投降,显示出他的智谋和威慑力。“浮云散尽明月孤”象征着曾帅的到来将扫清混乱,赢得公正之名。

“煌煌丹诏来天衢,阴风策策随兵符”描绘了朝廷派遣使者传达任命的庄重场景,随后描述了曾帅出征的威仪,“大旗十丈车前驱”形象生动。诗人祝愿曾帅“我占福星岁在吴”,预祝他在静江任职顺利,敌人必将被歼灭。

“笼烽平安羽檄疏,玉帐亦可吟抚须”表达对和平到来的期待,以及曾帅在军中的文雅风度。“奏功入觐乘锋车”预示着凯旋归来,而“峨冠儤直承明庐”则描绘他在朝廷中尽职尽责的形象。最后两句“公家事业青史书,公家祖相兄鸿枢”高度评价曾帅的功绩,将他比作国家栋梁,家族荣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与祝福的送别诗,展现了曾帅的英勇与智慧,以及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60)

释善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祭观文忠惠赵节斋

公真天人,谪堕尘世。方朔岁星,傅说箕尾。

又疑山林,一念差耳。乐全僧身,忠宣佛位。

夙弘愿力,出济事会。作民司命,寿国元气。

神皇布政,夐古鲜俪。谁为谤书,阴受风旨。

疾雷破柱,公不失匕。关弓射羿,公愈荐祢。

山薮高深,天球粹美。出夷入险,更使迭帅。

长淮虏冲,孽雏旁睨。飞囊走羽,秉钺危寄。

初闻谢公,语误客异。复传孔明,食少敌喜。

笺病乞闲,易苏旧治。大星竟陨,白鸡告祟。

抚公平生,竹帛光炜。谅公精爽,河岳流峙。

万钟千驷,浊世糠秕。五龙九鲲,乘云谒帝。

某闽衲野鹤难系,公呼来霅,获望簪履。

酒阑烛跋,孤客末至。香烟未散,三生弹指。

纾百结肠,储一升泪。上悲法门,下哭知己。

形式: 四言诗

祭端明尤木石

昔大慧师,道鸣东南。率先伏膺,横浦紫岩。

繇是遍交,渡江诸老。钩党牵连,优游岭岛。

至今微言,皎若日星。公忽开卷,如暗得灯。

遂登蓬山,乃掌太史。金銮应制,倚马万字。

平生补衮,用功最深。群媢众嫉,独天赏音。

宝祐一疏,据经引义。申救大臣,惟有去耳。

疑公前身,即二张公。与大慧师,所立一同。

末劫浮荣,磨灭谁纪。晚节芬芳,公真不死。

公于大慧,世异心通。儒喜诋佛,公愈推宗。

紫岩之铭,过者必式。酷哉秦火,毁珠陨璧。

公重感慨,伐石再镌。著语未了,骑鲸翩然。

某畴昔亲奉麈尾,霏屑冰座,墨妙堆几。

俛仰之间,事往迹陈。更几百年,复生斯人。

形式: 四言诗

祭粹古云代

乌乎古云,蔚有时誉。执古刀尺,割弃华组。

宿钞成山,臆断意取。群疑塞胸,耳领心悟。

汲汲著书,恢恢养士。猗公之起,惟皇有旨。

猗法之嗣,惟北峰有子。远矣北峰,曰公是似。

胡不百年,后学之思。公不百年,后学思之。

矧予卜邻,岁寒畴依。稚予阅朋,至老无几。

惟兹不磨,昭然永垂。

形式: 古风

湖边

欲离湖边别卜居,每亭随意坐须臾。

水漂鱼沫粘花片,风拂蛛丝落露珠。

竹阁晚晴山见越,莼乡日暖客游吴。

向来和靖高吟地,不记残梅尚几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