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端明尤木石

昔大慧师,道鸣东南。率先伏膺,横浦紫岩。

繇是遍交,渡江诸老。钩党牵连,优游岭岛。

至今微言,皎若日星。公忽开卷,如暗得灯。

遂登蓬山,乃掌太史。金銮应制,倚马万字。

平生补衮,用功最深。群媢众嫉,独天赏音。

宝祐一疏,据经引义。申救大臣,惟有去耳。

疑公前身,即二张公。与大慧师,所立一同。

末劫浮荣,磨灭谁纪。晚节芬芳,公真不死。

公于大慧,世异心通。儒喜诋佛,公愈推宗。

紫岩之铭,过者必式。酷哉秦火,毁珠陨璧。

公重感慨,伐石再镌。著语未了,骑鲸翩然。

某畴昔亲奉麈尾,霏屑冰座,墨妙堆几。

俛仰之间,事往迹陈。更几百年,复生斯人。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为纪念端明尤木石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缅怀。诗人首先回顾了尤木石(大慧师的弟子)在佛教领域的杰出贡献,他与江南名士交往广泛,且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撰写应制文章时才思敏捷。尽管面临嫉妒和打压,尤木石仍坚守正义,为大臣辩护,表现出高尚的品格。

诗中提到尤木石的遗作如同明珠美玉,却被秦火所毁,但其精神犹在,犹如日月长存。尤木石晚年虽遭遇挫折,但其人格魅力和学问之光并未消逝,反而更加璀璨。他与大慧师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精神相通,对儒佛两家都有深入研究。

诗人感叹尤木石的早逝,但也赞美他在学术和人格上的不朽,以及他对佛法的推崇。尤木石的墓志铭成为后人景仰的典范,即使岁月流转,尤木石的精神依然能在后人心中重生。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60)

释善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祭粹古云代

乌乎古云,蔚有时誉。执古刀尺,割弃华组。

宿钞成山,臆断意取。群疑塞胸,耳领心悟。

汲汲著书,恢恢养士。猗公之起,惟皇有旨。

猗法之嗣,惟北峰有子。远矣北峰,曰公是似。

胡不百年,后学之思。公不百年,后学思之。

矧予卜邻,岁寒畴依。稚予阅朋,至老无几。

惟兹不磨,昭然永垂。

形式: 古风

湖边

欲离湖边别卜居,每亭随意坐须臾。

水漂鱼沫粘花片,风拂蛛丝落露珠。

竹阁晚晴山见越,莼乡日暖客游吴。

向来和靖高吟地,不记残梅尚几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骚词(其二)

山昙昙兮起云,山浪浪兮流水。

神何为兮山中,岂怀忠兮放弃。

沃牛炙兮疗饥,挈壶兮荷锸随之,生不封侯兮死何庙食为。

是耶非耶,余不得而知。

女巫兮击鼓,坎坎兮祠之下。

帝不下招兮遗怒,馘长蛟兮缚雄虎。

野无烽兮海无澜,马不用兮都且闲,都且闲兮神乎何以为御。

振策而风兮回轩为雨,风雨时兮多黍稌,风休雨止兮神何处所。

桂橑兮兰楣,朝云出游兮莫云来归。

云辉辉兮神来归,云霏霏兮神来归。

形式: 古风

骚词(其一)

获印兮汾阳,结茆兮湘之岗。

湘之岳兮帝宫谒帝,帝不敢骄兮奔魑魅而走蜚龙。

余行兮余意,一笑兮足惊一世。

人不知兮谓余立异,岂人见兮胜帝。

调古兮湘童,大道兮壶之中。

白璧苍蝇兮何污,噤不敢陈兮君怒。

苍苍上兮皇皇下,乐莫乐兮郴之土。

藐郴城兮楚涯,身非余兮辱余奚为。

策空鸣兮余去,人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

生可玩兮不可留,宛故庐兮风翛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