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

欲离湖边别卜居,每亭随意坐须臾。

水漂鱼沫粘花片,风拂蛛丝落露珠。

竹阁晚晴山见越,莼乡日暖客游吴。

向来和靖高吟地,不记残梅尚几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想要离开湖边选择新居所,每个凉亭随便坐一会儿。
水面漂浮着鱼儿泡沫,沾湿了花瓣,微风吹过,蜘蛛丝上挂着露珠。
傍晚时分,竹阁在晴朗的山色中显得更加宁静,这里是越地,温暖的天气吸引游客游览吴地。
这里向来是和靖先生高声吟咏的地方,却忘了还有多少株残梅依然盛开。

注释

欲离:想要离开。
卜居:选择居住地。
每亭:每个凉亭。
须臾:一会儿。
水漂:水面漂浮。
鱼沫:鱼儿泡沫。
花片:花瓣。
风拂:微风吹过。
竹阁:竹制的小屋。
晚晴:傍晚晴天。
山见越:山色如越地。
客游吴:游客游览吴地。
和靖:指宋代诗人林逋,号和靖先生。
高吟地:吟诗之地。
残梅:残存的梅花。
尚: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所作的《湖边》,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湖边卜居之地时的情景和感受。首句“欲离湖边别卜居”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湖光山色的依依不舍之情。接下来的两句“每亭随意坐须臾”,写诗人漫步湖畔各亭,享受片刻宁静。

“水漂鱼沫粘花片,风拂蛛丝落露珠”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湖面的动态与静谧,鱼沫飘浮、花片沾湿,微风吹过,蛛丝轻舞,露珠晶莹,展现了湖边自然景色的生动与恬静。

“竹阁晚晴山见越,莼乡日暖客游吴”转而描绘了傍晚时分竹阁的宁静和远方越州的山影,以及温暖阳光下吴地游客络绎不绝的景象,体现了湖边地区的多样风貌。

最后,“向来和靖高吟地,不记残梅尚几株”以诗人对隐逸高士林逋(和靖)曾经吟咏之地的感慨收尾,暗含对前人风雅的追忆,同时借未数清的残梅,寓言诗人对湖边美景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湖边的细节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传达出诗人对湖边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人文的热爱。

收录诗词(160)

释善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骚词(其二)

山昙昙兮起云,山浪浪兮流水。

神何为兮山中,岂怀忠兮放弃。

沃牛炙兮疗饥,挈壶兮荷锸随之,生不封侯兮死何庙食为。

是耶非耶,余不得而知。

女巫兮击鼓,坎坎兮祠之下。

帝不下招兮遗怒,馘长蛟兮缚雄虎。

野无烽兮海无澜,马不用兮都且闲,都且闲兮神乎何以为御。

振策而风兮回轩为雨,风雨时兮多黍稌,风休雨止兮神何处所。

桂橑兮兰楣,朝云出游兮莫云来归。

云辉辉兮神来归,云霏霏兮神来归。

形式: 古风

骚词(其一)

获印兮汾阳,结茆兮湘之岗。

湘之岳兮帝宫谒帝,帝不敢骄兮奔魑魅而走蜚龙。

余行兮余意,一笑兮足惊一世。

人不知兮谓余立异,岂人见兮胜帝。

调古兮湘童,大道兮壶之中。

白璧苍蝇兮何污,噤不敢陈兮君怒。

苍苍上兮皇皇下,乐莫乐兮郴之土。

藐郴城兮楚涯,身非余兮辱余奚为。

策空鸣兮余去,人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

生可玩兮不可留,宛故庐兮风翛翛。

形式: 古风

题三教三隐三仙三贤画轴

瞿昙李耳东家丘,不生虞夏生衰周。

世乱杀夺无时休,佛现身作大慈舟。

老务静治销戈矛,孔以笔诛著春秋。

学佛亦有绝世流,学老曾见飞升不。

最后三人师孔氏,气节虽同穷达异。

渊明不仕义熙岁,倾家酿秫供一醉。

翰林谪仙与苏二,卒以蛾眉招众忌。

脱靴偶忤高力士,触拨玉环良细事。

谁知绍述丞相嗔,铜驼陌上荒荆榛。

僧伽拥扶度鲸海,虏酋过坟禁樵采,使我掩卷增感慨。

形式: 古风

题东坡儋耳书西江月

儋州秃鬓翁,老气凌汗漫。

金銮岭海等游戏,尽倒银河洗忧患。

山村荷瓢感慨攲,买酒独赏春梦婆。

酒酣忽转商声急,龙君悲咤波臣泣,锦瑟无端弦五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