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行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

形式: 古风

翻译

丈夫贫穷如明珠美玉,富贵时如尘土微末。
在贫穷时他不忘记旧情,在富贵时却多有新人宠爱。
我本是富裕人家的女儿,与你结为夫妇是匹配的。
我们的恩爱多么深厚,从未离开过家门一步。
我有华丽的绣衣,金线装饰闪闪发光。
想到你贫穷卑微,我宁愿舍弃这些远嫁到远方。
远方相隔三千多里,我对你的思念永不消减。
日落时分情感更浓,只能空望着逝去的流水。
初夏时节麦子开始抽穗,江面上吹来阵阵南风。
商人们都已回家,而你此刻还在巴东滞留。
巴东有座巫山,山中住着美丽的仙女。
我常担心来到这里,恐怕再也无法返回。

注释

贫:贫穷。
富:富贵。
旧:旧情。
新:新人。
偶匹:匹配。
中门:家门。
绣衣裳:华丽的绣衣。
易:舍弃。
远方:远嫁。
三千:三千多里。
日暮:日落时分。
麦始秀:麦子抽穗。
商贾:商人。
巴东:地名。
巫山:巫山。
窈窕:美丽。
果然:果然如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潮的《江风行》,通过对比贫富的不同境遇,抒发了妻子的贤淑和深情。开篇“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两句,既形象地表达了贫穷与富贵的不同价值,又点出了诗人对于贫富变化的敏感观察。

接着,“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上人们在面对贫富变迁时的不同态度。这里“不忘旧”体现了妻子对丈夫不离不弃的情操,而“宠新”则是对那些在富贵中轻视旧情的人的一种批评。

诗人通过自述,表明自己的出身和对丈夫的深情:“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这里的“偶匹”强调了夫妻间的情谊,而“中门不曾出”则是古代妇女贞节自守的写照。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诗人通过对豪华衣饰的描述,表现了自己虽出身富贵却不忘丈夫的贫困处境,以及为了跟随丈夫而远行的情操。

“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这里诗人通过对空间距离和时间流逝的描写,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丈夫深沉的思念之情。

最后几句,“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诗人借助季节的变换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再次表达了对丈夫在外的牵挂之情,以及对于丈夫身处异乡而自己却无法相知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妻子的视角,展现了一段跨越贫富、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妇女贞节自守的期望。

收录诗词(5)

张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张朝),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

  • 籍贯:曲阿(今江苏丹阳县)

相关古诗词

襄阳行

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准。

昨见襄阳客,剩说襄阳好无尽。

襄汉水,岘山垂,汉水东流风北吹。

只言一世长娇宠,那悟今朝见别离。

君渡清羌渚,知人独不语。

妾见鸟栖林,忆君相思深。

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

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

是君妇,识君情,怨君恨君为此行。

下床一宿不可保,况乃万里襄阳城。

襄阳传近大堤北,君到襄阳莫回惑。

大堤诸女儿,怜钱不怜德。

形式: 古风

寒林苞晚橘,风絮露垂杨。

形式: 押[阳]韵

宿金河戍

朝发铁麟驿,夕宿金河戍。

奔波急王程,一日千里路。

但见容鬓改,不知岁华暮。

悠悠沙漠行,王事弥多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

玉珂经礼寺,金奏过南宫。

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

慢随飘去雪,轻逐度来风。

迥出重城里,傍闻九陌中。

应将肆夏比,更与五英同。

一听南薰曲,因知大舜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