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五首(其四)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

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其四》。诗人以春日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知识追求和身后事的思考。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开篇即揭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暗示了世事变迁。"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诗人反思过去,后悔没有把握时间多读书,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过去的遗憾。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描绘了春风拂过,枫叶飘落,花径荒芜的景象,寓言人生的衰老与变迁。"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夕阳下的孤独感和深深的愁绪,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诗人发出疑问,是否有人能理解他深远的思绪,感叹时间短暂。"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表达出对身后事的淡然态度,认为追求名山留名或许也是一种愚行。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春天的生命力在诗人的居所中展现,但"容易众芳歇",提醒读者世间万物皆有凋零之时。最后,"莫听子规呼",告诫自己不要被悲凉的鸟鸣所扰,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张惠言在清词中的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五首(其三)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粘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阑久,重露湿苍苔。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五首(其一)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麻]韵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相见欢四首(其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形式: 词牌: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