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

结屋云林度半生,老来翻向海中行。

惊看水色连天色,厌听风声杂浪声。

舟子夜喧疑岛近,估人晓卜验潮平。

时危归国浑无路,敢惮波涛万里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云林之间的人晚年选择出海的经历。诗人以"结屋云林度半生"开篇,暗示了他早年的生活宁静而淡泊。然而,到了老年,他却选择了与大海为伴,这转折富有深意,可能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或对未知探索的好奇。

"惊看水色连天色,厌听风声杂浪声",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展现了海上的壮阔景象和孤独心境。诗人被海天一色的壮观所震撼,同时又因风浪之声而感到厌倦,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舟子夜喧疑岛近,估人晓卜验潮平",进一步描绘了海上生活的细节,夜晚舟子的喧闹声让人误以为接近岛屿,而清晨渔民通过潮汐判断海面是否平静,这些场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时危归国浑无路,敢惮波涛万里程"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下想要回国却路途艰难的无奈,以及面对万里波涛的勇气。诗人以个人经历寓言式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情感深沉而悲壮。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黑水洋

涉海才经五日期,深洋一望黑淋漓。

波摇月夜人先见,船过雨天龙未知。

险胜吕梁漂鹢处,悲同巫峡泣猿时。

平生一段乘桴意,莫为微躯到此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大牢山

海上名山谁作邻,数峰高起自为群。

林明夜见水底日,浪动暮疑岩下云。

渺渺乾坤何处辨,迢迢齐楚此中分。

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思

往事分明似梦中,敝衣破帽立西风。

河流不为愁人计,势逐长江日夜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忆汪遁斋二首(其一)

四明羁客近如何,别去今才一月过。

记得小斋多野色,豆花阴里唱离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