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蒲溪往年避地处

淹流既失策,贼至甘远屏。

往岁忆曾游,径路犹可省。

今来冬向除,昔至夏方永。

山寒竹树疏,岁阴云雾冷。

破屋今已无,荒筠蔓枯颖。

昔人安在哉,经过涕垂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翻译

过去的计划失误,敌人到来我只能退避远方。
回忆起去年游览,路径还能依稀记得。
如今冬天将近,那时来时正值夏日漫长。
山中寒冷,竹木稀疏,冬日的云雾更显凄冷。
破败的房屋已不复存在,废弃的竹子藤蔓枯萎凋零。
那些旧人去了哪里?路过此地,我不禁泪流满面。

注释

淹流:退避。
失策:计划错误。
贼至:敌人到来。
甘远屏:甘愿退避。
径路:路径。
犹可省:还能记得。
冬向除:冬天将近。
夏方永:夏日漫长。
山寒:山中寒冷。
岁阴:冬日。
破屋:破败房屋。
荒筠:废弃竹子。
枯颖:枯萎藤蔓。
昔人:旧人。
涕垂领:泪流满面。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感慨万分的情景。"淹流既失策,贼至甘远屏"表明战争已经过去,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创伤仍然存在。而"往岁忆曾游,径路犹可省"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那时候的小径依旧清晰可辨。

"今来冬向除,昔至夏方永"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从冬天到夏天,再到冬天,时间无情地流失。"山寒竹树疏,岁阴云雾冷"则是对周遭环境的描写,山峦之寒、竹林之疏,以及岁月带来的阴霾和寒冷,都让人感到萧瑟。

"破屋今已无,荒筠蔓枯颖"表明曾经的避难之所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杂草丛生,房屋破败。这是对过往生活的无情抹杀,也反映了时间带来的毁灭。

最后两句"昔人安在哉,经过涕垂领"则表达了诗人对昔日之人的寻觅和怀念。"经过"一词暗示着时光流逝,而"涕垂领"则是眼泪沿领而下,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深沉的哀伤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同时,这也是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现实残酷的接受。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刘谷山

奉令事设险,兹山再经历。

岁暮阴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亚路低,老木参天直。

下瞰穹谷中,众树纷若戟。

或为龙蛇斗,或作熊虎踯。

阴崖不受春,冬带轮囷色。

古苔如绿毛,因依露犹滴。

阴风忽动谷,众籁久方寂。

傥非神物居,定有龙蛇宅。

山阴魏家平,百丈峙绝壁。

战楼摩云霄,武帐侵斗极。

钩援谅无庸,梯冲当弃绝。

虽无墨翟守,天险岂所敌。

揽胜心以愉,经险情屡惕。

抚事既靡愆,微驱谅安惜。

何当四海晏,诛茅此投迹。

诗成无与言,搔首三叹息。

形式: 古风

吊和靖故居

颓垣已芜漫,人事日萧寂。

赖近青莲宫,残僧识遗迹。

傍连岚岭秀,面对湖光溢。

惟应此如昨,万变非畴日。

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积。

振古尽如斯,徒然怅今昔。

形式: 古风

夷陵

吴蜀相持地,江山真险固。

昔闻焚夷陵,今兹但遗堵。

山远欲连天,江宽疑浸树。

左顾渚宫涂,右眺襄阳路。

野迥无居人,荒村但豺虎。

依依念乡井,怆怆悲坟墓。

月淡江风寒,云深楚山暮。

伫立小踟蹰,苍苍归鸟去。

形式: 古风

尘外堂

因依置屋偏,旧是栖鹄地。

杂花挟径深,竹树交柯际。

古人谋适野,放浪聊自肆。

谁识郡斋边,斯堂眇尘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