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怀

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

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

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

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年末时分,我在偏远的山城被贬为流放之臣,衰老的心跟随飘渺的云霄跌入尘土。
自从与公卿们分别后,再无任何消息,兄弟们的来信也只是诉说生活的困苦。
眼看着青山依旧,却无法停留,白发频繁地增添,令人感叹。
我所追求的文章才情又有什么用处?只因虚名所累,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注释

岁暮:年末。
山城:偏远的城镇。
放逐臣:被贬谪的人。
霄汉:天空。
委:跌落。
公卿:朝廷官员。
全无信:没有消息。
祇说:只是说。
眼看:眼见。
青山:青山。
休未得:无法停留。
华发:白发。
文章气概:文章才情。
成何事:有什么用处。
沾惹:招惹。
虚名:虚假的名声。
误此身: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放逐的臣子在岁暮时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与现实困顿的感慨。开篇“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两句,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时间背景和环境氛围,展现了诗人被贬官后的孤独凄凉状态,以及对年华易逝、光阴荏苒的感伤。

“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旧日好友及亲人的关系断裂,只剩下兄弟间偶尔通信,但内容也只是互相诉说着彼此的贫穷困境。这不仅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孤立无援,也描绘了一种社会关系的冷漠与隔阂。

“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个人外貌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虽然心向往昔,但现实却无法触及,鬓发斑白,只能空自怅惹。

最后,“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两句,则是对自己过去以文取世、追逐名利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诗人意识到,这种只注重文学才华和个人的声誉,最终却未能带来实质的益处,反而使自己陷入了错误的人生选择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细腻的心理刻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岁暮时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深刻省思。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岁暮感怀贻冯同年中允(其三)

谪居京信断,岁暮更凄凉。

郡僻青山合,官闲白日长。

烧烟侵寺舍,林雪照街坊。

为有迁莺侣,诗情不敢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岁暮感怀贻冯同年中允(其二)

岁暮客商山,谪居多昼眠。

梦回红药树,身落紫微天。

不得亲公事,如何望俸钱。

荒城共谁语,除却访同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岁暮感怀贻冯同年中允(其一)

谪宦商于郡,闲门车马稀。

尘侵书命笔,香散入朝衣。

烧尽峰峦出,霜晴木叶飞。

夜来天欲雪,寒梦不成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戏和寿州曾秘丞黄黄诗

黄黄真是小巫娥,买恐千金价不多。

别母语娇空有泪,对人声颤未成歌。

产从南国胜桃李,携去东山隐薜萝。

滁上老郎无妓女,草玄读易拟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