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商山四皓图

邹鲁儒生落秦火,诸公正在山中卧。

咸阳宫殿三月红,诸公洞里自春风。

马上英雄饶善骂,骂声不到商山下。

独怜帝子意来虔,一至汉廷力回天。

君不见李斯韩彭皆菹醢,秦皇汉帝亦安在。

当年商山四老翁,至今人间往往想丰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蔡清所作,名为《题商山四皓图》。诗中描绘了历史人物与场景,展现了深邃的历史感和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篇“邹鲁儒生落秦火,诸公正在山中卧”,以邹鲁之地的儒生遭受秦火焚书之难,而那些高人雅士却隐居山林,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隐逸者的超然。接着,“咸阳宫殿三月红,诸公洞里自春风”两句,对比了繁华的都城与隐士的宁静生活,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价值。

“马上英雄饶善骂,骂声不到商山下”一句,通过反衬手法,赞美了商山四皓的智慧与淡泊名利的态度,即使在英雄辈出的时代,他们的风骨也依然卓然独立。接下来,“独怜帝子意来虔,一至汉廷力回天”表达了对汉室宗亲的敬仰,他的一次拜访,竟使得汉室得以重振,展现了贤士对于国家命运的深远影响。

最后,“君不见李斯韩彭皆菹醢,秦皇汉帝亦安在”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功臣如李斯、韩信最终遭遇不幸,以及秦始皇、汉武帝虽曾显赫一时,如今已成往事,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而“当年商山四老翁,至今人间往往想丰采”则再次强调了商山四皓的高尚人格与深远影响,即便在后世,人们仍然对其风采心存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2)

蔡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洛江行送业师

我有先生学行独不群,籍籍声华动八闽。

我窃绪馀尚一荐,嗟吾先生兮始自贡途充国宾。

先生不见伊吕当年无科第,自有功名万古新。

困龙若际风云便,方潭勺水可腾身。

虽然先生早了环中趣,否泰由来都是春。

此行如遇成都卜,只问忠与孝,不问屈与伸。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严陵送别卷

我未识江生,而知生之名。

生年始十六,文采动群英。

乃父严州守,其学见之行。

承家今有子,贤路拟相仍。

吾友阮君浩,杨钦及其兄。

与生同笔砚,临别莫为情。

千里驰书来,祈我赠诗声。

诗以道情志,不以供人事。

矧我非善鸣,何以塞君意。

虽然仁者赠言古有之,要之其言不必寄。

尝闻君子学为己,请赠此语当篇诗。

形式: 古风

画图景

崇山巍巍矗天起,根盘不知几十里。

万木群然山之巅,其中大者挺然长干而繁枝,明堂之栋应可拟。

远山其势浸微茫,双峰直监青云里。

丈人结庐擅山光,闲来呼童携竹杖。

出门一徜徉,翘然矫首青云上。意欲乘风至帝旁。

一得至帝旁,俯首瞰下方。

何处民穷何俗陋,谁为奸恶谁善良。

便应奋起今日凭栏手,为兹民胞物与一铺张。

铺张毕,塞吾责,然后归去来兮旧山阿。

千驷万钟奈尔何。

形式: 古风

题洪氏慈节堂

慈母人间非不多,慈而节者能几何。

洪母之慈似亦少,慈不徒爱爱而教。

一灯母子共分光,母读子读影相吊。

若其操节果何如,为念夫家世业儒。

我今傥若差一念,万卷家藏弃无馀。

天地一逆旅,百年能几许。

夫在则视夫,夫亡则视子。

但愿子有立,夫死犹不死。妾身自分止于此。

吁嗟兮洪君,君母之贤世罕伦。

君今莫计位高下,只取胸中一物真。

我闻立身须以道,善名是显亲。

汗青岂必皆达者,未计眼前屈与伸。

我亦为人子,年来已度三十春。

家贫自少事章句,父祖力家百苦辛。

往年吾祖已捐弃,临行犹愿孙成器。

而今一第市童怜,痛哉吾祖安在矣。

祖母于今老色深,念之中痛不能任。

双亲四目仅一子,况复暮景仍骎骎。

平生学力尽虚耳,世事颠迷无与比。

静中自笑复自悲,授之以政将何以。

每览程朱性理书,践履一意负心期。

古云三十骨骼成,轻暴气质若未移。

颜渊三十德行立,邓禹三十功业毕。

我今三十何为哉,少日已去老将来。

父祖教育良可哀。

为感洪君诉母苦,客灯独对泪如雨。

濡毫不管诗家数,为君草草传心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