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四十)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

觅亦不得,得亦不真。修是他心,不如自性。

自性清净,即是法身。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道源不远,性海非遥",开篇即点明了道与性的根源并不遥远,暗示着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蕴藏着真理和本性。接下来的"但向己求,莫从他觅"强调了自我探索的重要性,指出寻找真理不应向外寻求,而应向内观照。

"觅亦不得,得亦不真"则进一步阐述了外在追求的局限性和内在发现的真实性。"修是他心,不如自性"表明了修行不应依赖于外在的形式或他人的心念,而是要回归到自己的本性中去。最后的"自性清净,即是法身"总结了主题,指出真正的清净和法身(佛教中指佛的实体)就在每个人的自性之中,无需外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根本问题——如何认识自我,如何达到内心的清净与和谐。它鼓励人们深入内心,通过自我反省来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真理,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核心理念。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四十一)

生时水是冰,死时冰是水。

若知无去来,只此两般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四十二)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般若无见,无所不见。

无知之知,是为真知。无见之见,是为真见。

形式: 四言诗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四十三)

兔子怀胎,蚌含明月,乘时正在中秋节。

一颗明珠转玉盘,彻底无瑕光皎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四十四)

红日三竿高枕处,黄粮一钵饱斋时。

分明千圣排肩立,不肯承当过在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