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西山图

扣马痴心谏不休,既拚一死百无忧。

因何留得首阳在,只说商家不说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夷齐西山图》是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通过对伯夷和叔齐两位古代隐士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深刻思考。

首句“扣马痴心谏不休”,描绘了伯夷和叔齐在面对商纣王暴政时,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多次向马前扣马谏言的情景。这里的“扣马”形象地表现了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坚持正义,勇于直言的高尚品质。“痴心”则强调了他们对理想和原则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死亡威胁也不放弃。

第二句“既拚一死百无忧”,进一步展现了两位隐士的决绝态度。他们已经做好了为理想付出生命的准备,因此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内心并无丝毫忧虑。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体现了他们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定信仰。

后两句“因何留得首阳在,只说商家不说周”,则是对伯夷和叔齐选择隐居首阳山,拒绝周天子封赏的举动的反思。这里“首阳”象征着他们坚守的道德高地,“商家”指的是商朝,“周”则是后来的周朝。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探讨了在历史变迁中,个人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立场和道路。他提出疑问,为何伯夷和叔齐选择了坚守商朝的道德标准,而不是顺应历史潮流,接受周朝的封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不仅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也引发了对于忠诚、坚守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郑思肖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哲理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老子度关图

紫气东来压万山,老聃吐舌笑开颜。

青牛车外天风阔,摇动当年函谷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纪昌贯虱悟射图

从来绝艺欲超伦,何止弯弓用意深。

觑破微尘微极处,忽开大地见红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钟子期听琴图

一契高山流水心,形神空静两忘情。

自非父母所生耳,听见伯牙声外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荣启期三乐图

生死悠悠付老天,启期三乐亦超然。

此身不得为男子,空活人间九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