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期听琴图

一契高山流水心,形神空静两忘情。

自非父母所生耳,听见伯牙声外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钟子期听琴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创作,描绘了一幅钟子期聆听伯牙弹琴的画面,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一契高山流水心”,开篇即以“高山流水”典故,比喻知音难遇的情谊,暗示了钟子期与伯牙之间超越言语的深刻情感连接。这里的“契”字,表达了两人心灵契合的程度之深,仿佛高山与流水般自然和谐,难以言喻。

“形神空静两忘情”,进一步描述了钟子期在聆听伯牙弹奏时,内心达到了一种超脱物我的境界,形体与精神都沉浸在音乐之中,完全忘记了自我,这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欣赏状态,也是人与艺术作品之间达到的最高层次的共鸣。

“自非父母所生耳,听见伯牙声外声”,最后两句则深化了主题,指出钟子期对伯牙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并非仅仅基于自然的遗传或教育,而是源自于心灵深处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这里的“声外声”指的是超越音乐本身,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强调了艺术能够跨越个体差异,触动人心最深处的共通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钟子期听琴的故事,巧妙地传达了艺术欣赏的至高境界,以及人与人之间超越语言的深刻情感联系,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于艺术、友情乃至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荣启期三乐图

生死悠悠付老天,启期三乐亦超然。

此身不得为男子,空活人间九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庄子梦蝶图

素来梦觉两俱空,开眼还如阖眼同。

蝶是庄周周是蝶,百花无口骂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轮扁谏读书图

轮扁释椎开口谏,国君据坐展书开。

古人糟粕终枯淡,谁醉天然滋味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宁戚饭牛图

斯人岂是饭牛者,浩叹空怀扣角悲。

说到漫漫长夜处,南山白石也攒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