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名为《病中枕上作(其二)》。诗中探讨了在病痛与困境中保持内心纯净、追求道德修养的主题。诗人以“纤私涤尽未为难”开篇,表达了去除个人私欲并非难以达成的目标,暗示着内心的纯净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接着,“要识时中是孔颜”一句,引用孔子和颜回两位儒家圣贤作为典范,强调在恰当的时机和情境下,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即孔子和颜回所代表的高尚人格。
“此个路头何处问”,则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如何找到通往道德修养和内心纯净的道路?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探索,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最后,“苦心空使鬓毛斑”一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追求道德理想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艰辛与挑战,即使历经岁月的磨砺,仍不改初心,最终可能会让鬓发斑白,却无怨无悔。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吴与弼对于道德修养的执着追求和深刻理解,以及在面对病痛与困境时,依然坚守内心纯净与道德原则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