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

残吹晚空,远山正、睡容初熟。

送一羽流光,闲里半消鬓绿。

佩秋俊赏,记共采、泽兰盈掬。

省会心不远,尽日无言空谷。

待月楼台,听莺门巷,断梦谁续。

纵青鸟殷勤,还恐探看未足。佳人何处,岁寒倚竹。

清波垂,墙外几声横玉。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

鉴赏

这首《蕙兰芳引》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

首先,“残吹晚空,远山正、睡容初熟。”开篇即以“残吹”点明时间已至傍晚,晚风轻拂,远处的山峦仿佛刚刚睡醒,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态。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着,“送一羽流光,闲里半消鬓绿。”诗人将目光转向自己,通过“一羽流光”与“鬓绿”的对比,既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岁月在诗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这里的“闲里”二字,更添了几分悠然自得的情趣。

“佩秋俊赏,记共采、泽兰盈掬。”这几句回忆起与友人的美好时光,共同采摘泽兰的场景,充满了温馨与怀念。其中“佩秋”二字,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含着对过往时光的珍视。

“省会心不远,尽日无言空谷。”诗人在此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即使身处空谷,也无法找到心灵的慰藉。这种孤独感,是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无法轻易被外界所触及。

“待月楼台,听莺门巷,断梦谁续。”月光下的楼台,黄莺啼鸣的巷道,这些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怀旧之情。断梦,意味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无人能再续写。

最后,“纵青鸟殷勤,还恐探看未足。”即便有如青鸟般勤勉的使者,也无法完全传达心中的情感,更无法弥补失去的美好。这里的情感表达,既有对过去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佳人何处,岁寒倚竹。”佳人,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但在这寒冷的季节里,佳人又在何方?倚竹,既是身体的依靠,也是心灵的寄托。

“清波垂,墙外几声横玉。”清波的流淌,墙外传来的笛声,这些声音虽轻柔,却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与寂寞的深刻感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倒犯

夜雨过,红香半凋,翠阴犹小。阑干四绕。

梨花地、闭门春悄。登楼乍见,杨柳依依临风袅。

纵万水千山,隔断辽西道。计归期,也应早。

蓬首自怜,翳镜慵开,蛾眉谁为扫。

梦醒泪暗滴,送残柝,乌啼晓。算念极,翻成恼。

寄音书、新来南燕少。甚画烛银屏,不分呈双笑。

问天天又老。

形式: 词牌: 倒犯

角招.和白石

倦魂瘦。斜阳在、野桥袅袅烟柳。梦回天外岫。

记折短条,持赠亲手。沧洲驻久。草遍绿、南阡东亩。

日日高楼徙倚,听寒食节箫声,几临风翘首。曾有。

曼歌敛袖。清谈拥髻,人占江山秀。滟波春碧溜。

泪湿青衫,将离时候。花阴感旧。正客里、愁浓于酒。

暖炙银簧未奏。甚幽谷一声声,莺求友。

形式: 词牌: 角招

少年游

连朝风雨近清明。杨柳自青青。

三叠阳关,一声河满,十里短长亭。

天涯不辨愁来路,甚处着啼莺。

綦迹苔阴,酒痕襟上,帆影画中行。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河传

帘外。春在。非雾非花望迷。翠楼晓妆初罢时。依稀。

去年双燕归。梦里辽西音信断。蕃锦怨。

纤手回文展。白头吟。琴有心。祗今。泪珠空满襟。

形式: 词牌: 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