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海仙坛

环海丹邱镇上头,七闽佳气望中收。

蜃楼晴挟千峰出,鳌柱雄争万壑流。

鞭石欲看天际日,乘槎应趁海门秋。

白云东去三山近,矫首骖鸾事可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仙坛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首联“环海丹邱镇上头,七闽佳气望中收”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将仙坛置于大海与群山之间,七闽之地的祥瑞之气尽收眼底,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辽阔与神秘感。

颔联“蜃楼晴挟千峰出,鳌柱雄争万壑流”进一步展开画面,晴空之下,蜃楼与千峰相映成趣,仿佛是自然界的奇观与人工建筑的巧妙结合;而鳌柱则在万壑之中挺立,其雄伟之势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与壮美。

颈联“鞭石欲看天际日,乘槎应趁海门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景的向往与追求,想要亲自体验那在天边升起的日出,或是乘坐木筏在秋季的海门探索未知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追求。

尾联“白云东去三山近,矫首骖鸾事可求”以白云东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未来的希望,暗示着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就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有志者去探寻,鼓励人们勇敢追求心中的理想与仙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作霖石

削成奇石倚芙蓉,乳注沧溟别有宫。

地拟傅岩霜更早,天疑娲氏补无功。

蛟龙在伏犹吹雾,石燕将飞似掠风。

共向东山占起色,谢公忧乐与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中示周日贞黄应晖应远及仁伯代骧两从弟

归来万事兴从慵,云水惟耽访逸踪。

累日可能从叔度,移文应不到周颙。

自惭诸谢传池草,得似三茅驾玉龙。

多恐尘缘消未尽,息心还听定林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登飞云绝顶

绝嶪淩空一振衣,草眠兼傍石为扉。

罡风不作人间籁,仙驭如逢天外归。

四面星芒手可拾,三更海气日含晖。

蓬莱未隔当年梦,回首风尘愿已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玉女峰

玉女峰头坐翠微,仙郎曾此度灵妃。

空岩光映如珠黍,古洞坛遗化蝶衣。

振袂每看晴雾举,罢妆时有落霞飞。

商风向晚垂垂发,天外应逢环佩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