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竹

拔地停空翠削成,与凡草木不同荣。

无心到彼难教曲,有节防身只自清。

本是孤根穿草壤,谁令弱杪上云程。

碍檐敲瓦宜芟去,好伴寒松涧壑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山峰直插云霄,翠绿如削,与寻常草木的生长方式不同。
它无意攀附,难以弯曲,保持自我洁净,只为保护自己。
它原本扎根于草丛之中,却不知何故能向上生长至云端。
如果妨碍了屋檐和瓦片,应当除去,让它静静地陪伴着山谷中寒冷松树的声音。

注释

拔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停空翠:指山峰的翠绿颜色仿佛停滞在空中。
凡草木:普通花草树木。
无心:形容其自然、不刻意。
有节:指竹子等植物有规则的节段。
弱杪:植物的细小枝梢。
寒松:耐寒的松树。
涧壑声:山谷中的流水声或松涛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窗前的竹子图景,通过对竹的形态和精神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与哲理。

“拔地停空翠削成”一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竹子的挺拔姿态,它们从大地拔起,一直伸展至天空之中,那种生长的力量和美感是如此的清晰可见。竹子被形容为“翠削成”,既展示了其自然而不加雕琢的特性,也彰显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美的赞赏。

“与凡草木不同荣”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独特之处,它与其他普通的草木相比,有着更为高贵和卓尔不群的气质。这里的“荣”,可以理解为荣耀或者尊贵,竹子因其坚韧不拔、清新脱俗而享有这份特殊的地位。

“无心到彼难教曲”表达了竹子的自然无为,与世间万物不同,它不像其他植物那样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而是保持着自己的本性,顺其自然地成长。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由生长、不受外界干扰的向往。

“有节防身只自清”则从竹子的生命状态中提炼出了它的品格。竹子因其坚韧的节奏和内在的洁净,被赋予了高洁自守的象征意义。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观察,也是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标准的一种表达。

“本是孤根穿草壤,谁令弱杪上云程”这两句转折出竹子原本是一株孤独生长的植物,它以自己的力量从泥土中突破而出,却又被赋予了攀登高处、追求更高目标的使命。这既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观察,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对于自我提升和超越的渴望。

“碍檐敲瓦宜芟去,好伴寒松涧壑声”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境界。竹子被比喻为有节制地生长,不至于过度繁茂,而是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以此与周遭环境和谐共存。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平衡生活、适可而止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本真、追求高洁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280)

杜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夏肯父所性堂

心外非吾有,区间忝尔生。

道原无欠剩,物与共流行。

绳瓮谁言辱,旂常未足荣。

反躬深体认,莫浪付诗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新秋

大火西流日,秋风户到时。

断痕依浅水,叠翠别高枝。

气每随时改,人应共物萎。

百年同一梦,身后欲何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新秋二首(其二)

一叶阶前落浅黄,已知秋色渡长江。

百骸假合宁长健,万虑丛生未肯降。

荒草露寒飞蝶尽,暮山烟带白鸥双。

倚栏独立浑无语,时把残篇对小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新秋二首(其一)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