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从玉泉道人见寿亭侯印大可方二寸并解池龙骨一枚云侯所下讨者今从玄潭道人见旌阳令剑长不过五六寸云令留以镇水妖者皆微物远不可考道人请予赋剑因并及印以起兴焉

玉泉寺中三钮铜,十年解池讨业龙。

当时何不佐取流马出,火德重开两都日。

玄潭观中半圭铁,千年龙沙拟蛟孽。

当时何不唤取泉阿归,汎洒河洛风雷飞。

白衣摇橹天难料,鸡犬云中帝亲召。

汉陵无树兮晋国成丘,待侯不来兮仙又竟去而莫留,徒使我百世而下生閒愁。

荆州看印心尚烈,洪州看剑头如雪。

形式: 古风

翻译

玉泉寺中的三钮铜器,用了十年时间在解池中寻找龙的踪迹。
那时为何不助我取出流马,让火德重照双都的日子再次来临。
在玄潭观中的半块铁圭,千年沉淀仿佛蛟龙孽障。
那时为何不召回泉水,让它洒向河洛之地,带来风雨雷电的壮观景象。
身着白衣摇动船桨,未来难以预料,天帝亲自召见鸡犬升天。
汉朝陵墓已无树木,晋国也化为丘墟,等待的人未至,仙人已离去,只留下我空自忧虑。
荆州看守官印,心志依旧炽热,洪州剑锋如雪,锐利无比。

注释

玉泉寺:古代寺庙名。
三钮铜:可能指有三个按钮的铜器。
解池:地名,可能与寻找活动有关。
业龙:可能象征着神秘力量或过去的遗迹。
流马:古代的一种运输工具。
火德:五行之一,代表南方和夏天,此处可能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玄潭观:道教庙宇。
半圭铁:半块形状似圭(古代玉器)的铁器。
龙沙:可能指沙土中有龙的传说。
泉阿:泉水之源。
鸡犬云中:神话中的仙境景象。
汉陵:汉代的陵墓。
晋国:历史上晋国的遗址。
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仙:神仙。
荆州:古地名,今湖北荆州。
印:官印,权力象征。
洪州:古地名,今江西南昌。
剑:武器,此处可能象征锐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陈杰的作品,通过对玉泉寺中的铜钮和玄潭观中的铁剑的描绘,寄寓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借寿亭侯印与旌阳令剑的传说,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玉泉寺中三钮铜,十年解池讨业龙",诗人提及的铜钮可能象征着权力或历史的痕迹,十年间,这些物件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英雄的功业。

"当时何不佐取流马出,火德重开两都日",诗人想象如果这些物品能助英雄施展才能,或许能改变历史的进程,重现盛世。

"玄潭观中半圭铁,千年龙沙拟蛟孽",铁剑被用来镇压水妖,显示出其神秘力量,但千年过去,英雄已逝,只剩下遗迹。

"白衣摇橹天难料,鸡犬云中帝亲召",诗人感叹命运无常,即使是帝王的召唤,也无法留住过往。

"汉陵无树兮晋国成丘,待侯不来兮仙又竟去而莫留",通过汉陵与晋国的变迁,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他们未能留下,只有这些遗物留存世间。

"荆州看印心尚烈,洪州看剑头如雪",最后两句以直观的视觉形象,描绘出印和剑的磨损,象征着英雄事迹虽淡出视线,但精神犹在。

整首诗以物起兴,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充善堂为吴氏题

厥初生人,禀性受中。不患不善,患不能充。

血气既刚,物我交战。不患不充,又患不善。

充而善者,可鸾可凰。匪善而充,化为豺狼。

其充为何,勿助勿害。鸡鸣而兴,善与利对。

申严界限,审察毫釐。诚内伪外,理公欲私。

充无穿窬,义不胜用。彼充孔扬,傲诞是从。

故得其正,泉达火然。一有弗协,履冰临渊。

呜呼道微,志远瞻卓。子如充之,明善守约。

形式: 四言诗

岁暮以重值购上元朱述之绪曾所校《曹集考异》钞本四册,题其后

万端零落苦为诗,不见陈王廿卷辞。

值重上元笺校本,寒无卒岁米盐赀。

催人绝业嗟何及,多难成篇我谓危。

欲问如今解谁语,苕苕终有客儿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除夕

收尽狂心自去年,馀年甘亦附诗编。

未花梅在盆中活,已敝裘施鞟外缘。

春事柰桃看次第,岁朝桦烛语婵娟。

一寒足抵宵来雪,只负书棚已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永

江之永兮,朝宗于海。匪江永兮,洛水攸会。

洛书其系兮,曷敢不爱。江之永兮,于海朝宗。

匪江永兮,河水攸同。河图其系兮,曷敢不恭。

江之永兮,我瞻禹迹。微江之永兮,三正几息。

三极其系兮,曷敢不惕。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