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暇日中书相公致斋禁省因以寄赠

尝闻圣主得贤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月满禁垣斋沐夜,清吟属和更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我曾听说圣明的君主得到贤能的大臣,三次接见就能使天下如同春天般繁荣昌盛。
在月圆之夜,皇宫内举行斋戒沐浴,清雅的吟诵声中,还有谁能应和呢?

注释

尝闻:曾经听说。
圣主:圣明的君主。
贤臣:贤能的大臣。
三接:三次接见。
四海:天下。
春:繁荣昌盛。
月满:月圆。
禁垣:皇宫。
斋沐:斋戒沐浴。
清吟:清雅的吟诵。
属和:应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名为《休暇日中书相公致斋禁省因以寄赠》。诗中的语言典雅,意境辽阔,通过对圣明君主与贤臣关系的描绘,以及夜晚月光下的清吟和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高洁情操的赞美。

"尝闻圣主得贤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这两句诗是对君臣之间理想关系的描绘。“尝闻”表明这是一个普遍认知的事实,“圣主得贤臣”指的是圣明的君主得到贤能的辅佐,而“三接能令四海春”则形象地说明了这样的君臣合作能够带来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宁。

"月满禁垣斋沐夜,清吟属和更何人。"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月满禁垣”指的是宫墙之内洒满了明亮的月光,“斋沐夜”则是指清晨的洗漱准备,表达了诗人对纯洁生活的追求。而“清吟属和更何人”则是在这样的清幽环境中,诗人独自轻声地吟唱着和谐的声音,似乎在询问,在这样安静的夜晚,还有谁能与他共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君臣理想关系的颂扬,以及个人对于高洁生活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关切。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同张惟送霍总

春风箫管怨津楼,三奏行人醉不留。

别后相思江上岸,落花飞处杜鹃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同陈六侍御寒食游禅定藏山上人院

年少轻行乐,东城南陌头。

与君寂寞意,共作草堂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同苗郎中送严侍御赴黔中因访仙源之事

武陵源在朗江东,流水飞花仙洞中。

莫问阮郎千古事,绿杨深处翠霞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同诸公夜宴监军玩花之作

五侯门馆百花繁,红烛摇风白雪翻。

不似凤皇池畔见,飘扬今隔上林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