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惟送霍总

春风箫管怨津楼,三奏行人醉不留。

别后相思江上岸,落花飞处杜鹃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春风吹过,楼上的箫笛声充满哀怨,连三遍演奏也无法让即将离去的人留住。
分别后,我只能在江边独自思念,每当落花飘飞的地方,杜鹃鸟也似乎带着愁绪。

注释

箫管:古代乐器,类似笛子,常用于表达哀愁或思乡之情。
津楼:古代渡口的楼阁,常用来送别或眺望远方。
行人:指即将离开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凉,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和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时的愁苦与无尽的相思之情。"春风箫管怨津楼",通过春风吹动箫管的声音,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满的情感,津楼常为古人咏叹离别处,也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三奏行人醉不留"则展示了诗人在分别之际,即使借酒浇愁也难以忘却那离别之痛,行人或许是指送别的人,或是诗人自己。

"别后相思江上岸"一句,更直接地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江水常象征着分隔和流逝,诗人站在江岸上,对着江水怀念那无法相守的亲朋。"落花飞处杜鹃愁"则是对这种相思之情的进一步渲染,春天的落花飘零,不仅是时光易逝的象征,也让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忧愁,杜鹃,即杜宇,是古代传说中会呼唤亡夫名字的鸟,以其哀鸣声喻示诗人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助一些文化符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无尽的相思之情,是一首富有抒情色彩的佳作。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同陈六侍御寒食游禅定藏山上人院

年少轻行乐,东城南陌头。

与君寂寞意,共作草堂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同苗郎中送严侍御赴黔中因访仙源之事

武陵源在朗江东,流水飞花仙洞中。

莫问阮郎千古事,绿杨深处翠霞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同诸公夜宴监军玩花之作

五侯门馆百花繁,红烛摇风白雪翻。

不似凤皇池畔见,飘扬今隔上林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同幕府夜宴惜花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锦城春。

莫愁红艳风前散,自有青蛾镜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