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侯门馆百花繁,红烛摇风白雪翻。
不似凤皇池畔见,飘扬今隔上林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五侯门馆举行的夜宴花会,通过对百花繁盛与红烛摇曳、白雪翻飞等景象的生动描述,展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景致。诗人巧妙地将这种景象与凤皇池畔的往日美好对比,表达了一种今昔对比的情感。
"五侯门馆百花繁,红烛摇风白雪翻"这两句,是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夜宴中的热烈气氛。百花繁盛意味着春意盎然,而红烛的摇曳和白雪的翻飞,则是借助灯光与花瓣在空中飘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不似凤皇池畔见,飘扬今隔上林园"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过去某个美好场合的回忆,表达了一种无法复返的情怀。凤皇池畔往日的美丽景象,与眼前五侯门馆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今隔上林园"则更深化了这种隔绝感,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流逝和场景变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通过对自然之美与宴会热闹的描绘,以及与往昔美好记忆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锦城春。
莫愁红艳风前散,自有青蛾镜里人。
北风吹雪暮萧萧,问法寻僧上界遥。
临水手持筇竹杖,逢君不语指芭蕉。
边城岁暮望乡关,身逐戎旌未得还。
欲别临岐无限泪,故园花发寄君攀。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为文命未通。
闻说东堂今有待,飞鸣何处及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