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呜咽为何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自弹奏古琴的人在春夜里无法抑制的思念之情。"抱琴花夜不胜春"表达了这种情感即使在美丽的春夜也无法得到缓解,反而更加强烈。"独奏相思泪满巾"则直接写出了因思念所引发的悲伤,以至于眼泪涟涟。
"第五指中心最恨"一句中的“第五指”暗指古琴上的一个特定位置,可能是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这种细腻之处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音乐性的描绘。
最后两句"数声呜咽为何人"则是对弹奏过程中的哀伤声音进行描述,这些声音仿佛在询问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是为了哪一个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体验,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以艺术形式抒发个人情怀的典型例子。
赵嘏作为唐代的诗人,以其对音乐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展现了高度的艺术造诣。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江莎渐映花边绿,楼日自开池上春。
双鹤绕空来又去,不知临水有愁人。
凫鹥声暖野塘春,鞍马嘶风驿路尘。
一宿青山又前去,古来难得是闲人。
一泓秋水千竿竹,静得劳生半日身。
犹有向西无限地,别僧骑马入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