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

野寺钟昏山正阴,乱藤高竹水声深。

田夫就饷还依草,野雉惊飞不过林。

斋沫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禅心。

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荒郊野外的寺庙在黄昏时分钟声悠扬,山色阴沉,流水声在丛生的藤蔓和高竹中显得格外深沉。
农夫领取粮食后又倚靠在草地上,野鸡受惊飞起,但也只是穿过树林而已。
短暂地在静室中回味斋饭,清瘦的身体似乎已助长了禅修的心境。
漫长的寂寞日子中谁会来询问病情呢?料想你只会去寻找古老的药方来调理。

注释

野寺:郊外的寺庙。
钟昏:黄昏时的钟声。
山正阴:山色阴沉。
乱藤高竹:杂乱的藤蔓和高高的竹子。
水声深:流水声深远。
田夫:农夫。
就饷:领取粮食。
依草:倚靠在草地上。
野雉:野鸡。
过林:穿过树林。
斋沫:指斋饭。
静室:安静的房间。
清羸:形容人清瘦。
禅心:禅修的心境。
寂寞日长:漫长而寂静的日子。
问疾:询问病情。
料君:料想你。
古方:古老的药方。
寻:寻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一座古老的佛寺里静养病体的情景。开篇“野寺钟昏山正阴,乱藤高竹水声深”两句,营造出一个幽深、宁静的环境,寺庙中的钟声在阴沉的山谷中回荡,与四周错综复杂的藤蔓和参天而立的竹林交织在一起,溪流潺潺的声音也随之加深,这一切共同构筑了一幅生机勃勃又不失静谧的画面。

接着“田夫就饷还依草,野雉惊飞不过林”两句,则是描写农人收获后留恋于田野,而野鸡受到惊吓仓促起飞,却也只能在林间穿梭,未能远去。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动活泼,也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中间两句“斋沫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禅心”,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短暂地思考,然后与静室共享宁静,清晨的凉意已经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禅修的心境。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同时也揭示出诗人追求精神寄托和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

最后,“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惟取古方寻”两句,则表达了在漫长而孤独的日子里,没有人询问他的病情,只能猜测到你也许会像寻找古老的医药秘方一样来探索治愈之道。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推测,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一种信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一个病中隐士在自然与佛法间寻求宁静和治愈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詶畅当寻嵩岳麻道士见寄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

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

阴洞石床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

烦君远示青囊箓,愿得相从一问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詶苗员外仲夏归郊居遇雨见寄

雷响风仍急,人归鸟亦还。

乱云方至水,骤雨已喧山。

田鼠依林上,池鱼戏草间。

因兹屏埃雾,一咏一开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詶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

南宫树色晓森森,虽有春光未有阴。

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

山含瑞气偏当日,莺逐轻风不在林。

更有阮郎迷路处,万株红树一溪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詶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时君亦抱疾在假中

掷地金声信有之,莹然冰玉见清词。

元凯癖成官始贵,相如渴甚貌逾衰。

荒园每觉虫鸣早,华馆常闻客散迟。

寂寞罢琴风满树,几多黄叶落蛛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