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何道士有诗声杨伯子监丞盛称之以杨所取之诗求跋其后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

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隐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

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形式: 古风

翻译

道士在深山中低声吟唱,伴随着清晨的猿猴啼鸣和秋天的鹤唳。
他沉醉于自然,享受天真的快乐,心中没有追求名利的念头。
一日偶遇杨东山,他的诗歌声名远播,充满世间。
东山的才华可与诚斋比肩,他的笔下蕴藏着无比的力量。
我为你探索深渊,寻找你心中的珍珠。
我为你划破苍海,只为钩取珊瑚的美丽。
丰城地下发现的双剑——龙泉和太阿,南山迷雾中隐藏的豹纹皮。
这些珍宝想隐藏也隐藏不住,都被东山轻易发现。
从此,道士的诗价值倍增,石廪和祝融山都为之惊叹。
你没看见吗?弥明石鼎上的联句诗,千年流传,借名于韩愈。

注释

幽吟:低声吟唱。
岩壑:深山沟壑。
晓猿:清晨的猿猴。
诚斋:诗人名。
九渊:极深的深渊。
骊龙珠:传说中的宝珠。
擘:划开。
珊瑚枝:珊瑚树。
龙泉太阿:古代名剑。
祝融:火神,此处指山名。
弥明石鼎:典故中的物品。
韩退之: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山林的道人,他的吟咏与自然的晨猿秋鹤相应和,心境恬淡,不求名利。他与杨东山的一次偶然相遇,使得他的诗歌才华得以广泛传播,杨东山的文采被赞誉为与诚斋诗人相当,且具有深厚的艺术力量。诗人戴复古为杨东山的诗作增添了深远的意象,如探索深渊、捕捉珊瑚、发掘宝剑和豹皮,象征着东山的创作才华横溢。

诗中提到的“石廪祝融”和“弥明石鼎联句诗”都是典故,前者可能指衡山的神灵和山峰,后者则借弥明石鼎与韩愈的联句,进一步强调了杨伯子诗歌的珍贵。最后,道人的诗因此而价值倍增,受到广泛关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赞扬了杨东山的诗歌才华,并展现了诗人对杨伯子作品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寓含了对道人自身诗歌成就的认可。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赠万杉老秀痴翁二首(其二)

读儒书五千卷,通禅门八万条。

宴坐万杉林下,四旁风雨萧萧。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

赠万杉老秀痴翁二首(其一)

识得庆云和尚,不痴自号痴翁。

此老端如五老,高出庐阜诸峰。

形式: 六言诗

大江西上曲/念奴娇.寄李宝夫提刑,时郊后两相皆乞归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

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

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

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

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

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

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

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木兰花慢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