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屋顶上春天的斑鸠在鸣叫,村边的杏花盛开洁白如雪。
手拿斧头去修剪远端的枝条,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归来的燕子认得旧时的巢穴,故居的人翻看着新的日历。
面对酒杯忽然停下了不饮,为远行的旅人感到惆怅。

注释

屋上:屋顶上。
春鸠:春天的斑鸠。
鸣:鸣叫。
村边:村庄的旁边。
杏花白:杏花盛开且颜色洁白。
持斧:手持斧头。
伐远扬:修剪远方的树枝。
荷锄:扛着锄头。
觇泉脉:察看泉水的流动情况。
归燕:归来的燕子。
识故巢:认得旧时的巢穴。
旧人:故居的人。
看新历:查看新的日历。
临觞:面对酒杯。
忽不御:忽然停下不饮。
惆怅:感伤, 忧郁。
远行客:远行的旅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屋上春鸠鸣"一句,以鸟鸣声为起始,唤醒了沉睡的春意,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接着"村边杏花白",通过杏花的盛开,增添了一抹淡雅之美,同时也映衬出农事的繁忙。

"持斧伐远扬"和"荷锄觇泉脉"两句,则描绘了农民在春天开始耕作的情景。"持斧"表明是砍伐树木,可能是为了修理农具或是扩大农田;"荷锄觇泉脉"则展示了农民挖掘水源以备耕种的辛勤劳动。

在这之后,"归燕识故巢"一句转换了视角,从自然界到家园的情感连结。燕子回到旧日栖息之地,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代表着对家庭与故土深厚的情感。

"旧人看新历"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可能是在说老一辈的人看着新的季节轮回,心中充满了对时间流转和生命循环的感慨。

最后两句"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则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愁。诗人原本准备好要饮酒庆祝春天,但却因为即将启程远行而感到心中难以排解的忧伤。这也许是对即将离开田园生活的一种不舍,以及对未知旅途的心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村春日常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乡土情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离别之愁。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形式: 古风

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璅。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形式: 古风

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

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

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

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

岂乏中林士,无人荐至尊。

郑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

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吾贱不及议,斯人竟谁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