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五十六)

问处分明答处亲,太平天子太平臣。

等闲喝散千峰雪,此土西天一样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询问的地方就是回答的地方,皇帝与臣子共享太平
轻易地驱散了千座山的积雪,这里和西天同样拥有春天

注释

问:询问。
处:地方。
分:区别。
明:明显。
答:回答。
亲:亲近。
等闲:轻易。
喝散:驱散。
千峰雪:千座山的积雪。
此土:这里。
西天:西方极乐世界。
一样:同样。
春: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所作的《偈颂七十六首》中的第五十六首。它以问答的形式,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治世理想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

"问处分明答处亲",这里的“问”与“答”象征着君臣之间的互动,皇帝(天子)的问题得到明确而亲近的回答,暗示了君主与臣子之间关系的和谐与信任。

"太平天子太平臣"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天子和臣子都生活在太平盛世,各自履行职责,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宁。

"等闲喝散千峰雪"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天子的威严和力量,仿佛轻轻一挥手就能驱散千山的积雪,展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自信和能力。

"此土西天一样春"则将视线转向自然,表达出无论地域如何,春天的到来都是普遍的,如同人间与极乐世界(西天)共享同样的季节,寓意天下大同,万物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问答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君臣和睦、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并借自然景象寄托了对普天之下皆春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15)

释子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二)

法身充塞太虚空,出没何曾有定踪。

独许波旬知此意,半偷欢喜半搥胸。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三十五)

十声槌下定纲宗,送去迎来事一同。

竖百横千有通变,笊篱无柄舀春风。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寒山把蕉叶执笔赞

吟诗吟未就,执笔且搜枯。

欲写芭蕉上,依前一字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朝阳赞

者边才补了,又见那边穿。

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