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义骨肉爱,异姓如周亲。
而母亦吾母,一体同戚忻。
尊慈享善养,况乃及百春。
即化何遗憾,而令吾戚焉。
子爱本罔极,吾母仅八旬。
哀哀蓼莪篇,吾宁为子陈。
显扬乃不朽,相期未死前。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悼念其母亲董道卿的挽诗。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母亲深厚的感情和敬意,强调了道义与亲情的紧密相连,即使母亲并非亲生,但情感如同同胞手足,如同周公之于成王般的亲近。诗人回忆母亲的慈爱与养育之恩,感叹即使母亲已去世,她的精神与教诲将永存,自己将以显扬母亲的美德作为未竟之志,期望在有生之年能继续传承这份孝道。诗中“哀哀蓼莪篇”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哀思和怀念。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仰的挽歌,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敬爱。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牛生久侍侧,因知慈母贤。
念长衣上线,心苦手中丸。
曷报三春晖,愿寿三千年。
努力显扬事,行道在尔身。
望云复望云,少间云无存。
云化心不化,如将见其亲。
移忠本在孝,五云扶至尊。
伏波尔世业,狄公为后身。
王母垂百龄,王子瞻云起。
自兹一日养,岂以三公比。
孝子是忠臣,圣明重孝理。
疏入赐俞允,金紫归闾里。
孝弟人人同,尧舜一而已。
天子崇百年,村落走童稚。
招呼天姥精,寿酒从头起。
既有孟氏子,岂无孟氏母。
经年学不归,寿亲在行道。
暮宿新泉源,朝望滁阳云。
愿酌无穷泉,永言不朽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