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者修行图景。诗人通过“溪水泠泠,石梁屹屹”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与静谧,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电逐云奔,杖履安适”则展现了行者的自由与自在,仿佛在云中漫步,又似在电光石火间穿行,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
“计口有二,计钵无一”暗示了行者的生活简朴,只身一人,仅有一钵,象征着物质上的极简主义和精神上的富足。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入彼尘寰,何以乞食”则表达了行者面对世俗生活的态度,即使身处尘世,也能够保持独立和自给自足的精神状态。
“不饮涧泉,不餐岭柏”进一步强调了行者对于物质享受的摒弃,选择更纯粹的生活方式。“一味真如,服之无斁”则是对行者内心世界的赞美,表明他追求的是内在的真理和永恒的满足感,这种追求超越了外在的物质世界,达到了心灵的最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行者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简朴、自由、内省和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