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雁二首(其二)

不识边州雪,何知瘴海花。

三秋兼楚笛,五月伴胡笳。

一一随粱稻,双双宿渚沙。

生来自飘泊,形影老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体验,展现了雁的迁徙与漂泊之感。首句“不识边州雪,何知瘴海花”以雁的视角,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好奇,同时也暗示了雁在不同地域间迁徙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三秋兼楚笛,五月伴胡笳”,通过季节与音乐的结合,形象地描绘了雁在不同季节伴随不同地域文化的景象,体现了雁与人类文化交融的场景。

“一一随粱稻,双双宿渚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雁在农田与水边的生活情景,表现了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生来自飘泊,形影老天涯”则表达了雁一生都在漂泊,孤独地在遥远的地方度过余生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雁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雁的迁徙生活与诗人对其深刻的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藤簟一首

珍簟来江夏,纤纤纬縠纹。

铺流剡溪水,卷结垄山云。

不扇销珠汗,非秋解郁氛。

何须栽绿竹,宛似卧湘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月咏十五首(其一)

满魄流蓂砌,清辉逼苧袍。

虽看万里外,应此一河高。

且复吟圆壁,知谁泣大刀。

片轮千绪起,今古客滔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月咏十五首(其二)

北塞为愁色,西宫作怨明。

却来南斗下,幽动野夫情。

蛟海思吹笛,鸾丘欲放耕。

望舒烦一驾,宜并客怀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月咏十五首(其三)

泉冷光含石,烟消影挂松。

似知随野杖,疑特赴山钟。

愁恨三千丈,楼台一万重。

不分江海阔,处处影虚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