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尧山举目见于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远的山川景象,开篇即写“尧山举目见于墙”,将读者带入一个宏伟壮丽的画面。"群玉森森拱巨梁"则是对那座山的细致描摹,使人仿佛能听到玉石相碰的声音,感受到山势之雄伟。
接着,“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转而写到了室内的一副画屏和书法,这里的“罗伟观”可能指的是画中的宏大景象,而“两诗银笔冠当场”则展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崇尚。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室内外空间的艺术氛围。
后半首转向自然界,“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描绘出一幅秋夜风景,鹭立于沙滩之上,月光下呈现出一种静谧与孤寂。而“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交谈情景,他们或许在讨论着人生的逍遥自在,与世隔绝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将自然山川之美与书画艺术之雅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生活态度。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久识屏山面,今朝得胜游。
桥梁横古渡,树影倒中流。
风定春樯度,烟轻晚市收。
凭栏谁领解,一鹭点沙洲。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地据九江汇,天教五老看。
孤标横碧落,百里见青峦。
星斗光堪摘,烟霞秀可餐。
何时谢人事,膏秣以从盘。
小亭八尺石为台,占绿围中作翠堆。
一片闲云难画去,四时野色入诗来。
气凌月观身曾到,梦托云根手自栽。
更出城楼一头地,夕阴含雨肯低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