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大自然让这些山峰簇拥而来,竹笋般挺立,翠绿如堆积的宝藏。
骑马时不必怜悯我老态龙钟,暂且举杯,为这巍峨的景色吟咏几句。
高楼之上,苍劲的桂花树排列成奇异的景观,面对着金黄的菊花,人的兴致被激发。
公务之余,我呼唤孩子们一同漫步,任凭风月与尘埃共舞。

注释

管领:管理、统率。
笋立:比喻山峰挺拔如竹笋。
矍铄:形容老人精神焕发。
酌罍:斟酒,古代盛酒的器皿。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苍桂:苍劲的桂花树。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或才情。
徙倚:徘徊,漫步。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浮埃:尘埃,比喻世事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心旷神怡的情怀。

"天教管领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 这两句以宏大之笔勾勒出层叠的群山,其状如同林立的巨竹,翠绿欲滴,形成一片壮观的景象。

"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 诗人骑马登高处,不禁对那些巉岩陡峭之地生出怜悯之心,随手提笔,在简陋的酒器中品饮,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怀。

"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 高耸的楼阁上栽种着苍古的桂树,构成了一幅奇特的景观图。人们在这黄花盛开之际,对美景感到欣喜,心情也随之舒畅。

"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诗人退下高处,与子孙们一同依倚,享受着那如画卷展开的风光和月色,宛若游走在云端一般,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悠然自得的情怀,是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哲思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赋庐山

地据九江汇,天教五老看。

孤标横碧落,百里见青峦。

星斗光堪摘,烟霞秀可餐。

何时谢人事,膏秣以从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赋家山夕秀(其二)

小亭八尺石为台,占绿围中作翠堆。

一片闲云难画去,四时野色入诗来。

气凌月观身曾到,梦托云根手自栽。

更出城楼一头地,夕阴含雨肯低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翰墨

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温。

三复家庭语,一如樽酒论。

竹林毋负籍,兰砌要追元。

宝此犹圭璧,流芳在后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道间见梅

虚檐索笑几逡巡,不得春风不肯春。

忽睹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鬓在征尘。

怜渠孤迥犹寒畯,慰我漂摇类故人。

犹赖东君不捐弃,枝无南北一番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