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钓台

峭壁千寻屹晓寒,何年人插钓鱼竿。

烟霞不受衣冠涴,天地那如蓑笠宽。

幸有同肩黄屋贵,不妨伸脚白云端。

能令汉室亦增重,可作巢由一例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峭壁高耸直入清晨的寒意中,不知哪位古人在此插下钓鱼竿。
烟雾云霞不沾染世俗尘埃,天地间哪里比得过蓑笠的广阔无边。
幸运的是,我们共享尊贵的地位,不妨在白云之巅舒展脚丫。
这足以让汉朝的威望更增,如同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一样受到尊重。

注释

峭壁:陡峭的山崖。
屹晓寒:清晨的寒冷。
何年:不知哪一年。
钓鱼竿:象征隐居生活。
烟霞:自然景象,象征超脱世俗。
衣冠涴:指世俗的污垢。
蓑笠:渔夫或农夫的斗篷和帽子,象征简朴生活。
黄屋:古代帝王的住所,这里指高位。
白云端:天空的高处,象征高尚或自由。
汉室:汉朝,此处可能代指朝廷。
巢由:巢父和许由,古代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河边的渔人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开篇“峭壁千寻屹晓寒”立即设定了一种雄险而又清冷的自然环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高远孤寂之境。而紧接着“何年人插钓鱼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渔人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像他们一样自由地生活。

“烟霞不受衣冠涴,天地那如蓑笠宽”两句中,“烟霞”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云雾和花香,不受“衣冠”即世俗礼节的污染,而“天地那如蓑笠宽”则形容大自然的宽广无边,像蓑笠一样包裹着一切。这里强调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自然界之美好和向往。

“幸有同肩黄屋贵,不妨伸脚白云端”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心境。在这里,“黄屋”指的是简陋的茅屋,而“同肩”则意味着与渔人并肩而立,共享这份简单而高贵的生活。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值得骄傲和珍视的,不必拘泥于世俗的规矩,可以尽情地伸脚至云端,象征心灵的自由飞翔。

最后两句“能令汉室亦增重,可作巢由一例看”则指通过这样的生活状态,即使是在历史上也能够显得分量十足,如同古代隐士巢由一般。这里巢由被用来比喻那些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是值得后人景仰的。

整首诗通过对渔人的生存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收录诗词(174)

吴龙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号:古梅
  • 籍贯:歙县
  • 生卒年:1229—?

相关古诗词

己未试监假道于严报谢使君

秋试贤关掷雉卢,道经邻郡拜真儒。

棠阴日暖鸟声隽,苔迹月明吏影臞。

春野一犁今有犊,暮歌五裤昔无襦。

片帆愿借吹嘘力,一舸清风不用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内丹

太极虚空亦有根,打开关捩是何人。

丹田旋转乾坤橐,碧海循环日月轮。

久矣我前曾有我,悠哉身外岂无身。

分明好个通天窍,只要时人认得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目道中

天目峰前小驻骖,长松笑道碧䰐鬖。

客怀寂寞秋般淡,醉态朦胧午正酣。

山色俨如严父面,鸟声还胜俗人谈。

何年来此种芝术,乞与道人云一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见王广文

旅食京华不自谋,可堪典尽鹔鹴裘。

一床风雨孤灯夜,千里江山两鬓秋。

笑索寒梅吟苦句,醉拈秃笔扫穷愁。

学人翻笑孙明复,强乞希明一点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