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九)

经年不挂放参牌,自拟将身活活埋。

病后止存真面目,梦中无复旧恢谐。

白云共住寒分榻,红树当门影接街。

蛙鼓未终虫韵继,知音何处觅同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马山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

首句“经年不挂放参牌”,点出这位僧人多年以来,不再参与常规的佛事活动,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接着,“自拟将身活活埋”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他愿意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自然,与大地同在的心愿。

“病后止存真面目”,诗人通过这一句,揭示了病痛之后,这位僧人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接近真实的自我。“梦中无复旧恢谐”,则反映了他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深刻反思,似乎过去的欢愉与玩笑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

“白云共住寒分榻,红树当门影接街”,这两句描绘了僧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与白云为伴,与红树相依,生活简单而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蛙鼓未终虫韵继,知音何处觅同侪”,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在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中,或许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马山在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中,寻求生命真谛的过程,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

长与红尘断往来,茅堂移在白云堆。

发同木叶逢秋改,心似炉烟向晚灰。

老树偏宜孤鹤立,幽花止为一人开。

溪翁本是忘机者,珍重群鸥莫见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一)

局外输赢物外身,闭门猿鹤自相亲。

风摇竹影侵虚幌,雨过山光在隔邻。

鼠堕空瓶惊绝粒,蛩鸣冷甑笑生尘。

年来识得贫中乐,一盗高悬懒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二)

倚杖柴门送夕曛,长歌三复北山文。

了无痴梦投青琐,止有閒身伴白云。

沙市晚喧饶笋蕨,村童久住厌辛荤。

斋厨午后无烟火,自把茶瓯对此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三)

日出东林众壑暄,野花开遍小桃源。

行吟不负孤筇力,独坐偏宜老树根。

顽铁转身成俗物,名山到处有田园。

生平乐事唯知足,莫怪閒人妄自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