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休沐

伏时诏休偃,闭门谢朋侪。

羲和挟升阳,晓气红崔嵬。

炎林郁歊露,焦原横赭埃。

怒甚崒崒云,旱始隆隆雷。

况我庇茨宇,烦襟安得开。

囚拘诉巾帻,仇怨被酒杯。

汤沐未及具,反为虮虱咍。

北风殊杳嘿,羲人安在哉。

形式: 古风

翻译

遵从皇命暂歇,闭门谢绝朋友来访。
羲和驾车升起太阳,清晨的霞光映照着红艳的山峦。
炎热的树林蒸腾湿气,焦土上尘埃弥漫。
乌云翻滚如山,旱灾的雷声隆隆作响。
更何况我身处茅屋,烦忧的心情怎能舒展。
困顿之中,只能借酒浇愁,诉说仇怨。
沐浴的设施还未准备好,反而被虱子嘲笑。
北风寂静无声,古人所描绘的理想世界在哪里呢?

注释

伏时:遵从皇命。
诏:皇帝的命令。
休偃:暂时休息。
闭门:关门谢客。
朋侪:朋友。
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
挟升阳:驾车升起太阳。
晓气:清晨的雾气。
崔嵬:高峻的样子。
炎林:炎热的树林。
歊露:湿气蒸腾。
焦原:焦土。
赭埃:赤红色的尘埃。
怒甚:非常愤怒。
崒崒:形容山峰险峻。
旱始:旱灾开始。
隆隆雷:雷声轰鸣。
庇茨宇:简陋的房屋。
烦襟:烦忧的心情。
囚拘:困顿。
诉巾帻:借酒诉说。
仇怨:仇恨和怨恨。
汤沐:沐浴。
具:准备。
虮虱:小虫子。
北风:北方的寒风。
杳嘿:寂静无声。
羲人:古代理想社会的人。
安在哉:在哪里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避暑的场景,诗人选择在炎热的夏季闭门谢客,寻求一份清凉和宁静。"伏时诏休偃,闭门谢朋侪"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在自然界中,羲和(太阳)高悬,天气炎热,山峰呈现出红色的轮廓。炎热的森林中露水浓重,而干旱的原野上积满了尘埃。

然而,随着雷声的渐起,诗人感到一种烦躁和不安。"况我庇茨宇,烦襟安得开"表达了这种内心的困扰。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酒杯中的仇怨似乎更加重重。

最后两句"北风殊杳嘿,羲人安在哉"是对避暑之地的描绘,也许是在暗示诗人希望找到一个真正的宁静所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夏日避暑时那份既渴望清凉又带有几分烦躁的心境。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初到郡斋(其一)

专城四十外,中石二千馀。

旷日惭良术,班春赖细书。

学慵前志忘,身远故人疏。

姑俟天藏疾,雌堂日燕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吴中友人惠蟹

秋水江南紫蟹生,寄来千里佐吴羹。

楚人欲使衷留甲,齐客何妨死愿烹。

下箸未休资快嚼,持螯有味散朝酲。

定知不作蟛蜞误,曾厕西都博士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寿州十咏(其二)白莲堂

堂皇敞而华,檐牙照池水。

钿叶矗新团,玉莩粲繁蘤。

游鳞竟泼泼,幽石仍齿齿。

寄言采秋芳,何必涉江涘。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寿州十咏(其四)式燕亭

使君班春还,于焉衎吾属。

四阿住翚棘,聊以便凉燠。

栋表飞云逝,题端邀月宿。

无德与斯人,式宴良自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