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秫饭

平生翰苑诗书腹,此日野人藜苋肠。

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

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和秫饭》。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日常饮食的感慨与品味。

首句“平生翰苑诗书腹”,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一生饱读诗书,内心充盈。接着,“此日野人藜苋肠”则转而描述了今日的饮食,以藜菜和苋菜为食,简朴而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现状。

“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这里通过对比,将金谷园中的美味佳肴与今日的粗茶淡饭进行比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满足的态度。金谷园是古代贵族享乐的象征,而萍齑、麦饭则是平民百姓的日常食物,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两者进行了对比,展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接纳。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食物的节俭与珍惜。他没有因为食物的简单而感到遗憾,而是将其视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部分。煎汤不用昂贵的莺粟,储粮仅够喂养鹤,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尊重。

最后,“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诗人以菜根为例,强调了即使在最简单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美好。小园中的蔬菜虽不起眼,但其风味独特,无需特意去寻找。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平凡生活中的幸福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饮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在简单生活中发现美好与满足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匏庵因菜根之句复次前韵和之

龋齿生憎玉蔗浆,短齑真称腐儒肠。

若论滋味风皆下,便说酸寒理亦当。

千里远陪吴下豉,多年何用禹馀粮。

康侯去后谁为赏,耕织还须问当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鹦鹉二首(其一)

正坐多知巧言语,终年羁绁在华堂。

不如尺鴳藩篱畔,高下枋榆自在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鹦鹉二首(其二)

我欲开笼纵汝飞,陇山虽远尚堪归。

归时莫更多言语,浪说人间是与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白髭叹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茎。

当时初见之,妻子殊为惊。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

朝来明镜中,对之不复嗟。

人生天地间,老去会不免。

犹胜严终辈,终身不得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