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二首(其一)

正坐多知巧言语,终年羁绁在华堂。

不如尺鴳藩篱畔,高下枋榆自在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鹦鹉与尺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鹦鹉被关在华丽的厅堂中,终年只能重复着巧妙的言语,失去了自由飞翔的机会。而尺鴳则在藩篱旁自在地飞翔于枋榆之间,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天空。诗人借鹦鹉的困境和尺鴳的自由,隐喻了对个人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对束缚与自由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内心真正追求的呼唤。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鹦鹉二首(其二)

我欲开笼纵汝飞,陇山虽远尚堪归。

归时莫更多言语,浪说人间是与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白髭叹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茎。

当时初见之,妻子殊为惊。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

朝来明镜中,对之不复嗟。

人生天地间,老去会不免。

犹胜严终辈,终身不得见。

形式: 古风

送白主事辅之还任南京

采菱江上忆曾经,百里人传聚德星。

报政三年还过阙,闻诗一月正趋庭。

马家群从眉多白,豸府中丞鬓尚青。

他日同朝桥梓并,应烦圣主赐云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严太守永浚知西安

五马初分竹使符,西安风物尚西都。

三秦子弟为编户,四塞河山入版图。

楚国梓材元自有,周家风化未全芜。

旱灾已息流移复,为访当年郑白渠。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