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一夕雨中登双溪叠嶂已而月出二首(其二)

双溪叠嶂旧知名,投老初登眼不醒。

一雨飞来四天黑,乱云遮断万峰青。

急呼月色开秋色,夺得昭亭与敬亭。

自笑诗翁犹狡狯,不饶山鬼弄精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双溪那险峻的山峦早就闻名,年老了初次见到却让我眼花缭乱。
一场雨落下,瞬间四周漆黑如夜,纷乱的乌云遮住了众山的青翠。
急忙呼唤秋色显现,想要独占这昭亭和敬亭的美景。
自己嘲笑老诗人还如此顽皮,不肯放过山中的精怪玩弄幻象。

注释

双溪:指两个相邻的溪流。
叠嶂:重叠的山峰。
投老:到了老年。
初登:初次看到。
眼不醒:眼睛看不过来。
一雨:一场大雨。
四天黑:形容雨大得仿佛天都变黑了。
乱云:纷乱的乌云。
万峰青:众多的山峰。
急呼:急忙呼唤。
秋色:秋天的景色。
昭亭:地名,可能指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敬亭:另一处地名,也可能是风景名胜。
诗翁:老诗人。
狡狯:顽皮、机智。
不饶:不肯放过。
山鬼:山中的精灵或传说中的鬼怪。
弄精灵:玩弄幻象或捉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中秋前一夕雨中登双溪叠嶂已而月出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雄浑,语言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双溪叠嶂旧知名"一句,点出了诗人对于这座山的熟悉和了解,它不仅是地理上的标志,更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投老初登眼不醒"则透露出诗人此次攀登之时,年岁已高,对于周遭景物的感受更加深刻而不同。

接下来的"一雨飞来四天黑"和"乱云遮断万峰青"两句,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山雨,将原本清晰可见的山峦掩盖,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变幻。雨后的世界常常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这里则是诗人特有的感受和捕捉。

"急呼月色开秋色"一句中,诗人似乎在呼唤着夜幕下的月光,以此来驱散雨后余留的阴霾,为秋天增添几分明朗与清新。而"夺得昭亭与敬亭"则是在强调诗人通过这次攀登,不仅亲历了自然界的变幻,还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超越。

最后两句"自笑诗翁犹狡狯,不饶山鬼弄精灵",诗人自嘲为一位狡猾的诗翁,以其敏锐的情感捕捉自然界中常人所不及之处,同时也在表达一种与自然对话、交流的能力和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雨后月出的奇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创造力的高度统一,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中秋前一夕雨中登双溪叠嶂已而月出二首(其一)

州在三峰最上头,上头高处更高楼。

都将万壑千岩景,堆作双溪叠嶂秋。

晚雨才收山尽出,暮天似水月如流。

敬亭堪喜还堪恨,领得风光揽得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中秋前一夕携酒与子仁侄登多稼亭

月忽飞来堕我傍,我还飞入月中央。

如何桂树许多影,不隔冰轮些子光。

自古中秋多苦事,非风即雨断人肠。

醉来不信寒欺酒,露湿杯盘冻作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

匆匆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

莫道对床容易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长亭更放金荷浅,后夜谁同璧月圆。

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后一首用辘轳体(其二)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关明月负清樽。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