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太湖隐者

青松伐作薪,白玉碎作尘。

虽云质已毁,见者犹悲辛。

磊砢任栋梁,温润中琮璧。

岂以捐空山,遂比凡木石。

郦生吏高阳,马周客新丰。

从来豪杰士,大指亦略同。

具区古大泽,烟水渺千里。

可望不可到,中有隐君子。

图书兼河雒,成毁穷乾坤。

有时跨蛟鲸,指撝雷雨奔。

嗟我独何人,乃许望颜色。

逝将从之游,变化那得测。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翠的松树被砍作柴薪,洁白的玉石破碎成尘土。
虽然它们的本质已经毁坏,但看到的人仍然感到悲伤。
那些坚硬的松木本应成为栋梁,温润的玉石如同美玉。
它们怎能甘愿被遗弃在空山,而与普通木石无异。
像郦生在高阳做小官,马周在新丰做客一样。
自古以来的英雄豪杰,他们的志向大体相似。
具区湖是古老的广大湖泊,烟波浩渺,千里之外。
虽遥不可及,却有隐士居其中。
图书学问如同黄河洛水,盛衰变迁涵盖天地。
他们有时能驾驭蛟龙鲸鱼,指点间风雨如雷霆。
唉,我这人算什么,竟敢期待他们的垂青。
我将追随他们的足迹,世事变化谁能预料。

注释

青松:青翠的松树。
白玉:洁白的玉石。
磊砢:坚硬的样子。
温润:光滑而温暖。
捐:抛弃。
豪杰士:英雄豪杰。
具区:太湖的古称。
图书:学问、知识。
颜色:这里指接纳或赏识。
变化:世事变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寄太湖隐者》,通过对青松白玉被毁的象征性描绘,表达了对高尚品格遭受磨难的感慨。诗人将青松比喻为具有才华的豪杰,即使被砍伐作薪、碎为尘土,其本质和价值依然可见,暗示了人才不应被埋没。接着,诗人提到郦生、马周这样的贤士,他们的经历与青松相似,都是出身平凡却能崭露头角。

诗人进一步将太湖隐者比作大泽中的君子,虽然遥不可及,但其深藏不露的品质令人向往。图书河雒的成毁象征着世事无常,而隐者有时能展现出超越世俗的力量。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接近这样的境界,只能寄予敬仰之情,并希望能有机会与其交往,体验变化之奥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寄仗锡平老借用其听琴诗韵

放翁久矣无此客,闯户儿童皆动色。

寒泉不食人暍死,素绠银瓶我心恻。

千金易得一士难,晚途淹泊眼愈寒。

岂知一旦乃见子,杰语豪笔无僧酸。

门前清溪天作底,细细风吹縠纹起。

倚栏一笑谁得知,爱子数诗如此水。

江湖安得常相从,浩歌相踏卧短篷。

功名渠自有人了,留我镜中双颊红。

形式: 古风

寄邛州宋道人

鸭翎铺前遇秋雨,独与宋生栖逆旅。

坐门惝恍见老仙,剧谈气欲凌天宇。

袖中出剑秋水流,血点斑斑新报仇。

我醉高歌宋生舞,洗尽人间千古愁。

老仙约我游太华,是夕当醉莲峰下。

语终冉冉已云霄,万里秋风吹鹤驾。

我今伶俜践衰境,不如宋生弃家猛。

西望临邛一慨然,青松偃尽丹炉冷。

形式: 古风

寄吕子和南厢

圣代多名德,君家不乏公。

还看短袍绿,来蹋软尘红。

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

官闲能念我,时寄尺书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成都籧道人

卖药锦城中,烧丹雪山麓。

石窦取鹅管,玉床收箭镞。

紫云晨覆鼎,白虹夜穿屋。

鬼神严厉守,沆瀣勤沐浴。

此士真可人,高简遗世俗。

江头十年别,颜色炯在目。

使来每寄声,喜我淡无欲。

灵剂何必多,分饷一黍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