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成都籧道人

卖药锦城中,烧丹雪山麓。

石窦取鹅管,玉床收箭镞。

紫云晨覆鼎,白虹夜穿屋。

鬼神严厉守,沆瀣勤沐浴。

此士真可人,高简遗世俗。

江头十年别,颜色炯在目。

使来每寄声,喜我淡无欲。

灵剂何必多,分饷一黍足。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锦城中售卖草药,雪山脚下炼制丹药。
从石缝汲取药液如鹅管,用玉床收集箭头般的药材。
清晨紫云笼罩炼丹鼎,夜晚白虹穿透屋檐。
鬼神严加守护,修炼者勤于修炼洗涤身心。
这位士人真令人敬佩,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纷扰。
江边分别已十年,他的容颜依旧鲜明。
他每次派人来都传达问候,欣喜我淡泊无欲。
灵丹妙药不必太多,只需分赠一粒黍米就足够了。

注释

卖药:售卖草药。
锦城:锦官城。
烧丹:炼制丹药。
雪山麓:雪山脚下。
石窦:石缝。
鹅管:比喻汲取药液的细长管道。
玉床:珍贵的药器。
箭镞:比喻药材尖锐的部分。
紫云:象征祥瑞的紫色云气。
鼎:炼丹的器具。
白虹:白色的虹霓。
屋:房屋。
鬼神严厉守:神秘力量的严格看守。
沆瀣:道教术语,指天地间的自然精华。
世俗:世俗之人。
炯在目:清晰可见。
淡无欲:淡泊无欲的心态。
灵剂:灵验的药剂。
分饷:分赠。
一黍足:一粒黍米就足够了。
足:足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寄成都籧道人》,通过对籧道人在成都卖药炼丹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道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和高尚品格。诗人赞美道人清晨紫云缭绕炼丹,夜晚白虹穿屋的神秘场景,强调了道人对修炼的严谨态度和对自然界的敬畏。同时,诗人也赞赏道人的淡泊名利,即使十年未见,道人的形象仍然清晰如昔,每次使者来访都会传达他的问候,表示对诗人淡泊无欲生活的欣赏。最后,诗人认为道人的灵丹妙药并不在于数量,哪怕是一点点分享,也能带来心灵的满足。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道人清高人格的敬仰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寄陈伯予主簿

今年闰馀时令早,十月霜风吹客倒。

老夫畏寒不出门,数步邻家迹如扫。

此时陈子独何勇,饥僮瘦马长安道。

绝知涵养与人别,吐气如虹失衰老。

孟轲浩然正应尔,岂比区区养梨枣。

万钟于子本何加,一官未免从人讨。

世谁不达子独穷,熟念令人恶怀抱。

石渠天禄正须才,往乞扬雄太玄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寄陈鲁山正字

平生交游中,陈子我所敬。

初犹似豪举,晚乃抱渊静。

独观心地初,皎若虚室镜。

人知自渠事,道行君有命。

青衫二十年,老色上须鬓。

偶然预收召,瘦马趁朝请。

退食辄杜门,不省求捷径。

似闻石渠书,雌黄久未定。

丁字犹恨曲,朋字竟须正。

愿君试思之,鱼鲁何足订。

形式: 古风

寄彦成

交旧天涯晓宿稀,年来独子付心期。

满床文史对谈处,万里风霜并辔时。

雨滴空阶怜夜榻,吟牵芳草梦春池。

合沙桥下东流水,双鲤何时上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统

大儿挈药囊,小儿负书笈。

共作兰亭游,讵必群贤集。

言此二十年,白首终未践。

汝复守荆扉,经年不相见。

楚越天一涯,书疏何由频。

诸弟亦可怜,说兄辄酸辛。

江城秋尚远,桐叶落可扫。

怅然怀故溪,菱丝雨中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