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籍爱好者对古人治学态度的赞美和自我学习生活的反思。开篇“渊然推量德为循,酷爱收书定可人。” 渊然可能指的是古代品格高尚的人物,他们能够深度理解道德修养之重要,并且酷爱收集书籍,以此来提升个人涵养和学问。接着“刘向讨论称好古,退之学问美藏身。” 提到汉代的刘向,他对古籍的研究和讨论被后世所称赞,而“退之”可能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学问深厚,美名留存。
第三句“箕裘有子能传业,俎豆于今叹不辰。” 箕裘、俎豆都是古代的贤人,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学问和道德传承给后代,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人们往往叹息时间不对,机遇难得。
最后,“我亦平生讥传癖, 可怜朱墨费精神。” 诗人自述自己一向批评那些盲目追随的学术癖好,而自己则在书写和学习上投入了极大的心力和精力,对此感到可悲。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仰望和自我学问生活的反省,表达了诗人对学术修养和个人品德的重视,以及对当代学风的某种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