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楼子庄

晓发楼子庄,淮山自兹近。

春风似恼客,浪稳舟不进。

长安一回首,堤柳千里润。

念当整帆席,快若冬蛰奋。

微生谢拘窘,末路嗟鄙吝。

林花一迎笑,岩鸟相借问。

尘埃改颜鬓,坚白畏缁磷。

江海慰高情,飘蓬自吾分。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从楼子庄出发,淮山从此变得亲近。
春风似乎对客人有些恼怒,水面平静,船儿却停滞不前。
遥想在长安回头望,千里堤岸的柳树绿意盎然。
我打算整理船帆启程,如同冬眠的动物般迅速振奋。
短暂的生命告别拘束,人生终点感叹卑微和吝啬。
林中的花朵对我微笑,山岩上的鸟儿询问我的来意。
岁月改变容颜,白发惧怕世俗的污垢。
江海的广阔能抚慰高尚的情怀,漂泊不定的生活本就属于我。

注释

晓:清晨。
楼子庄:地名。
兹:这里。
春风:春天的风。
浪稳:水面平静。
长安:古都,这里指京城。
堤柳:河堤边的柳树。
整帆席:整理船帆准备出发。
冬蛰:冬眠的动物。
微生:短暂的生命。
拘窘:拘束、困窘。
末路:人生的终点。
岩鸟:山岩上的鸟。
尘埃:尘土。
坚白:形容头发变白。
江海:江河大海。
飘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晓发楼子庄》。诗中描绘了清晨从楼子庄出发,临近淮山的景象。春风轻拂,却似乎对离别之人有所感触,使得水面波浪平静,船只难以前行。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顿挫,遥想在长安回头望见的千里堤柳已绿意盎然,激发了他振作的决心。

"长安一回首,堤柳千里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意识到,人生如逆旅,应摆脱拘束与狭隘,如同冬眠的动物般振奋精神。"微生谢拘窘,末路嗟鄙吝",诗人感慨自己过去的生活过于拘谨,如今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感叹自己的浅薄和吝啬。

"林花一迎笑,岩鸟相借问"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生机,表达诗人对新环境的接纳和对未知的好奇。然而,岁月无情,"尘埃改颜鬓,坚白畏缁磷",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容颜渐老,对世俗的纷扰有了敬畏之心。

最后,诗人以"江海慰高情,飘蓬自吾分"收尾,表明自己愿意像江海般包容,接受命运的漂泊,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晁补之独特的文学风格。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栽花招泗州叔父

春园移春栽,芽檗粳粒大。

东风日日吹,喷吐不暇裹。

杨梢青犹未,桃萼红尚可。

田蔬美已最,村醑醇亦颇。

少年慕立事,幸得能几个。

艰难合归来,茅屋聊共佐。

形式: 古风

读易

学不到忘言,崇朝守韦编。

使我能解化,此物为蛇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贾硕秀才得两圭有邸

混沌既凿元气痡,鸿源滔天尧曰吁。

羽渊之化三足逋,玄圭告功闻禹书。

姚虞班器奔九区,涂山合瑞群辟趋。

三朡肆伐夏宝俘,下逮血祭仍副辜。

飨有明德繄玉如,霍山属之医无闾。

裂崖剖璞陈璠玙,追琢出美山为虚。

两圭礼地四望俱,寸尺可识形可图。

缗城之西物色古,霹雳野火烧墙堵。

大氓筑室动千杵,奔泉启锸幽奇睹。

阴溪埋冰剥寒土,浓氛却埽孤月吐。

森然?立疑未举,荧荧幽光射败筥。

邻人进说田父怖,张伯不敢私自取。

初来画地为予语,邸圆中规圭合矩。

瑰奇未可一二数,嬴颠刘蹶分莽卤。

礼严登降谨仰俯,牲玉不加随豆簠。

饩羊之存良小补,此宝岂徒周石鼓。

酆城尺铁尚可神,老虬跃水生雷雨。

形式: 古风

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

我初就学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儿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东州官。

侧身西望不得见,泪下两脸何汍澜。

青春白日不照贫士屋,使我四壁长年寒。

六年两岁从进士,晚学扬雄识难字。

贷钱乞米出都门,鼓腹吹篪入吴市。

读书击剑老死终,何为古来慷慨无人知。

上有九重之青天,下有百尺之黄泥。

收声藏热等雷火,白杨蔓草秋风悲。

生亦不可料,死亦不可量。

荆山长号刖两足,何如船尾歌沧浪。

我不能钩章抉句攀俊造,又不能赤鸡白狗追年少。

矫首翻肠无一言,归去吴松学渔钓。

主簿卑官何所施,秋来两鬓应生丝。

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

形式: 古风